文档详情

8货币政策效果与有效性解析.ppt

发布:2017-01-09约5.46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货币政策时滞 一、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货币供给的外生论:凯恩斯、弗里德曼 货币供给的内生论:温特劳布、卡尔多 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是否 中性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中性:货币供应量只会影响价格等名义变量,而对真实产出没有影响。 货币非中性:指货币供给变动不仅会影响价格等名义变量,也会对真实产出影响。 (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争议 1、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 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经济将很难保持稳定。 主张实施“逆经济风向”调节的相机抉择方针。 不赞成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而应选取利率作为中介目标。 LM曲线的不稳定与经济波动 2、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 在没有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是比较稳定的。 反对凯恩斯学派关于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思想。 “单一规则” IS曲线的不稳定与经济波动 3、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但同时还重新确认供给决定需求这一古典原理,认为经济具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它的全部产品。 主张是通过降税等措施来刺激投资和产出。 货币政策主张是单一的稳定。 4、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经济本身具有强有力的自动调节机制,而相机抉择政策可能引起经济的动荡。 货币供给系统的可预期变化不会对实际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只有货币供给突然的未预期到的变化才会对这些重要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相机的政策应该被抛弃,取而代之的应是固定的“单一规则”。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总体评价 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 “有效——无效——有效” 从宏观调控的实践来看 货币政策总体上仍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 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合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1、两者关系 1)共性 2)区别 2、配合效应 配合效应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调控方式不同 (财)行政性、(货)市场性 政策时滞不同 (财)内长外短、(货)内短外长 对总需求的调节效应不同 (财)需求扩张强、需求收缩弱 (货)需求扩张弱、需求收缩强 调控方向不同 (财)结构性、(货)总量性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效应 “紧”“松”政策的作用 “紧”的货币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 “松”的货币政策:放松信贷和降低利率 “紧”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 “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和增加支出 搭配方式 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一松一紧: 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第一种组合,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双紧: 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第二种组合,用紧缩货币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一紧一松: 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用第三种组合,用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膨胀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 双松: 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用第四种组合,用膨胀财政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S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一)IS曲线的推导 Y S I r I r Y IS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IS曲线的含义 IS曲线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 =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由于利率下降意味着一个较高的投资水平,从而一个较高的储蓄和收入水平,因此,IS曲线的斜率是负值(向右下方倾斜)。 L1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二)LM曲线的推导 Y L1 L2 r L2 r Y LM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LM曲线的含义 LM曲线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LM线上任一点,都满足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是均衡的Y与r,Y 与r之间存在正向变化的关系。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都是相等的,即L=M,从而货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LM曲线。 利率r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三)IS-LM模型:总产出Y与利率水平r的决定 总产出Y LM IS Ⅰ 超额商品供给I<S + 超额货币需求L>M Ⅱ 超额商品供给I<S + 超额货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