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ppt.ppt

发布:2016-12-25约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了解可逆反应 4、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规律判断: 同一个化学反应:mA+nB=pC+qD,同一时段内,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其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vA:vB:vC:vC = m:n:p:q 4、某一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 “等价标志” (1)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 当恒温恒容时,压强不变或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当恒温恒压时,体积不变或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2)对于有颜色物质参加的反应,体系颜色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典型题例 P.29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 课后练习:29~31 基础训练和能力训练 * * 要求:1、认真听讲 2、适当做好听课笔记 3、及时做相应的巩固练习 1、化学反应速率及规律判断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即:V=△C/△t 单位:mol?L-1?s-1 (mol/L?s ) 或 mol?L-1?min-1 (mol/L?min) 例如:在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中,H2的浓度在2分钟内由8mlo/L变为2mol/L,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多少? V(H2)= 3mol/L?min V(N2)= 1mol/L?min V(NH3)= 2mol/L?min 2、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内因(决定作用):反应物的性质 (2)外因(外界条件) ①浓度、温度的影响: 温度: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浓度: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② 压强的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一般可以减小气体的体积,从而使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因此,也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③催化剂的影响: 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④ 其它条件:如光、反应物颗粒大小、溶剂、反应物的状态等都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的限度: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 等: v(正)=v(逆)(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 动: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还在不断进行,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二、化学平衡的概念 定: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外观特征)。反应物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内在联系: 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则原平衡可能被破坏,各组分的浓度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新的一定条 件下又会建立新的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 平衡移动的本质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等,当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发生移动!!!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