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处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透露,过去五年 2009至2013年 香港公立医院医护人员遭受暴力对待数字逐年增加,从2009年的404宗增至2013年的481宗。其中2013年的481宗暴力对待医护个案中,近一半来自精神科和急诊科,绝大部分为身体袭击。 精神疾病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处理 —— 第一节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分裂症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评估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性 精神疾病:仔细评估与暴力行为相关的精神症状及患者的精神状态 ---幻觉、妄想 ---要求未得到满足、易激惹、有违拗症状者 ---情绪不稳、严重焦虑愤怒等 ---意识模糊、谵妄等 评估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性 心理学特征 ---心理发展:早期的心理发育或生活经历影响个体选择应对方式的能力 ---性格特征:多疑、固执、缺少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易紧张、易产生挫折感;缺乏自尊与自信 ,人际交往能力差;反社会人格与边缘人格。 评估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性 医源性因素: ---严重药物副反应 ---工作人员态度问题 ---医务人员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和经验不足 评估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性 诱发因素:环境、文化因素等 人口学特征:年龄(年轻者多)、性别(男性多于女性)、婚姻状态(单身者多)、过去习惯于用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者 评估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项目 具体表现 先兆行为 渡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 语言方面 威胁真实或想象的对象;强迫他人注意;大声喧哗;妄想型言语; 情感方面 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情感不稳定; 意识水平 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无力改变自身现状 评估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项目 具体表现 先兆行为 渡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 语言方面 威胁真实或想象的对象;强迫他人注意;大声喧哗;妄想型言语; 情感方面 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情感不稳定; 意识水平 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无力改变自身现状 患者暴力行为爆发时反应 距离 方式/反应 贴身距离 咬,肘击,膝盖踢,抓头发,掐脖子,自残 短距离 拳打,指插,抓、拉、扯 中等距离 脚踢,扑打,吐口水 长距离 飞踢,用东西砸,物件/武器 非接触距离 扔东西 暴力行为的处理方法——注意点 保持冷静 保持距离 保持说话,确定自己的非言语沟通 不是侵犯性的 控制行动要有默契 移走潜在的武器 疏散旁观者 疏散无助者 不在角位 想好如何求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