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世界近现代史第三单元 ppt.ppt

发布:2016-12-28约9.14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知识框架 例:阅读书本P107材料,这则材料说明①尚未成为殖民帝国②继续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③向殖民地转嫁国内矛盾④殖民地夺英国兴衰具有极大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例:19世纪末,英国失去世界工业中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人民抵制英货 B.没有兴起新兴工业 C.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 D.成为美国的债务国 例: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度的过程中,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1889年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例: 课本官办八幡制铁所的材料,该事件说明①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②甲午战争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③日本的工业化与其军事手段密切相关④日本发展工业,政府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例1:19世纪晚期,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相同原因是 A.资本投在信贷领域 B.国内市场狭小 C.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D.劳动力不足 答案:C 例2:19世纪末促进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因素是 A.国内市场广阔 B.大量的战争赔款 C.政府干预经济 D.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答案:D 考点二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意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英 法 德 奥 俄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1892 1904 1907 1879 1882 19世纪后半期,英国对外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即英国不参加军事集团,不用固定的军事义务束缚自己,但并不是中立。到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1)19世纪后期英国推行“光荣孤立”政策的原因、实质? 2)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的原因、表现又是什么? 原因:18C以来,英国取得世界海上和殖民霸权;工业革命后 垄断世界工业。经济、军事力量强大,不需结盟 实质:维护英国殖民利益和世界霸权 ①英国经济实力地位下降,被美德超过 ②殖民地问题冲突加剧,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调整同法.俄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对付“三国同盟”。 原因 表现 关于一战的基本史实 “一”: “两”: “三”: “四”: 根源; 导火线; 性质 军事集团; 核心国; 俄国革命 基本矛盾; 战线; 阶段 战役; 影响; 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 萨拉热窝事件 导火线 俄军夏季攻势 美、中 等参战 第三阶段 1917 1918 德国 投降 1918.11 第一阶段 1914 第二阶段 1915--1916 西线: 英法比 对抗德 东线: 俄对抗德、奥匈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俄 俄国退出 结果 德国速决战计划破产 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海上 影响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下列矛盾演进顺序正确的是 A.英法矛盾 法俄矛盾 法德矛盾 英德矛盾 B.英法矛盾 法俄矛盾 法德矛盾 英德矛盾 C.英法矛盾 法俄矛盾 法德矛盾 英德矛盾 D.英法矛盾 法俄矛盾 法德矛盾 英德矛盾 19世纪初期发生了拿破仑战争,20世纪初期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比较这两次战争在范围和性质方面的不同之处;(8分)指出两次战争后各形成了什么国际关系体系,其共同点是什么? 不同之处: (1)前者基本上是欧洲范围的战争;后者是世界性战争。(4分) (2)前者的性质经历了从以反干涉为主到谋取霸权为主的转变; 后者自始自终都是帝国主义战争。(4分) 国际关系体系及共同点: 拿破仑战争后是维也纳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分) 共同点是大国主宰国际事务。(2分) *   第三单元  人类进入电气时期 (19世纪70年代--1945年)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9C70Y--1917) 国际关系 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政治 自由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开始产生 思想 社会发展阶段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力水平 经济 资 本 主 义 19世纪70年代——1917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 机器大生产(垄断组织 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完善;向帝国主义过渡 第二国际、列宁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 亚洲的觉醒:中、朝鲜、印度、伊朗、土耳其 非洲独立战争:埃及、苏丹、埃塞 拉美 帝国主义两大集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