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策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策略
2006年3月
2006年的高考说明对2005年的高考试题总结时有如下几点:1、注重考察基础,突出主干知识,没有超纲现象。
2、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
3、密切联系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努力寻求知识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4、呈现地方特色。
5、试卷情景创设不拘一格,体现人文精神。
以上这种总结,我看到了非常重要的三个词:“联系”、“综合”与“能力”,
另外请考生还要注意考试说明中的“教学建议”:
1、高中文科教学不能仅偏重于掌握“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等内容,更要教会学生思考“有什么用、怎样用、有什么影响、如何解决”等内容,
2、学生文科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实现,------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创设新的试题情景,高中文科教学应密切联系社会实际问题,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和现实问题。------为此,高中文科教学应该围绕新情景、新问题重新整合和运用知识,建构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从跨学科的角度综合思考现实问题,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可以把这种“教学建议”视为学习建议和高考复习建议。
第一、掌握阶段特征和和大事件
指的是掌握并综合认识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典型历史事件及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内容。
方法是:
第一步、概括阶段特征
第二步、提炼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
第三步、能力训练
一、14至17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
特征;14世纪以来,在欧洲产生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随之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人们的认识和世界观,商品和财富是人们更加瞩目世界,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并沟通了世界的联系。随之而来的是早期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
主干知识和重要事件: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
能力训练要求: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主要目的和条件是什么?如何认识这一历史现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
2.文艺复兴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的实质、核心和表现形式是什么?列举文艺复兴在美术、诗歌、戏剧、哲学及科学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评价文艺复兴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二、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特征是: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的促使下,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
以英法为代表,以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与封建专制的矛盾为主要原因,以革命为主要手段,以夺取政权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为主要目的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以北美和拉美为代表,以反对殖民统治为原因,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以建立独立国家和独立发展为目的进行民族独立运动。
由于是早期的斗争,所以,进行中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反复性。
这一时期还是资产阶级思想走向广泛传播和建立统治地位的时期。启蒙思想、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是代表。
主干知识和重要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统治;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政府成立;拉丁美洲独立革命;欧洲启蒙运动。
能力训练要求:
1、分析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结果。从两国革命的过程和作用中,可以总结出怎样的历史规律。
2.欧洲的启蒙运动是如何兴起的?主要的反对对象是什么?几个著名思想家及流派的共同的主张与不同的主张是什么?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思想体系产生的深刻而广泛的历史影响。
3.从1789至1815年,法国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什么?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和彻底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认识出现封建复辟这一历史现象。
4、结合有关史实评价雅各宾专政和拿破仑。
5.分别说明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背景、条件、原因是如何具备的?它们各自完成了什么样的历史任务?比较这两个地区独立斗争的原因和过程,说明他们独立后为什么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三、18至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特征:工业革命促使整个世界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基础上,社会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进入新时期,从而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和改革建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新形势下的阶级矛盾和斗争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走向世界,亚洲广大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伴随着这一过程,亚洲人民掀起反对外来殖民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风暴。
主干知识和重要事件:英、法、美、德等国的工业革命;美国内战;德国统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英、法、俄、日的侵略扩张;中国太平天国和印度民族大起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能力训练要求: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