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十九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十九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物质的检验 鉴别和提纯 考纲要求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2、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3、掌握化学实验的计录方法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及使用特点 根据反应物质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以把气体制取装置分为三种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及使用特点 2、固体加热反应装置、固液加热反应装置 二、几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三、气体的干燥 1、干燥剂选择原则:干燥剂不与所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不引进新的杂质 2、常用干燥剂:浓硫酸、碱石灰、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硅胶等 3、干燥装置: 四、尾气吸收 制取有毒气体时,剩余的尾气不能放空,要进行尾气处理,常见装置有: 五、常见气体的鉴别 六、常见离子的检验 六、常见离子的检验 七、除杂 除杂试剂选用原则:不增、不减、简单、易分。(如以下气体) 典型题例 93页题型一至题型四 * * 要求:1、认真听讲 2、适当做好听课笔记 3、及时做相应的巩固练习 1、固液常温反应装置: (1)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制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CO2等 (2)简易启普发生装置使用时注意长颈漏斗末端应插入液面以下 (3)使用前均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导气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 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加几块碎瓷片以防止暴沸 C SO2 C NO B NH3 B O2 A NO2 A CO2 A H2 尾气处理 收集 干燥 装置 制取原理 气体 要求会写反应方程式 详见91页 1、对于可燃性气体,应燃烧除掉,如H2、CO等 2、酸性有毒气体可用碱液吸收,如SO2、Cl2、NO2等 3、碱性气体可用酸吸收,如NH3用硫酸吸收 4、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如NH3、HCl等 Cl2 SO2 CO2 NH3 H2 O2 解释及方程式 现象 操作步骤 气体 收集待测气体,然后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氧气能助燃 通过尖嘴导管点燃,在火焰上罩冷烧杯 有淡蓝色火焰,有水雾生成 氢气能燃烧 石蕊、酚酞试纸或蘸浓盐酸的玻璃棒 试纸变蓝色、红色或有白烟 氨气(湿)显碱性,生成NH4Cl 将待检验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CaCO3沉淀 将待检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 品红褪色,加热后红色复现 SO2有漂白性 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或酸化的AgNO3 试纸变蓝或有白色沉淀产生 碘遇淀粉变蓝 Fe2+ Al3+ NH4+ K+ Na+ H+ 现象 操作步骤 离子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火焰上灼烧 焰色为黄色 火焰上灼烧 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加浓碱、加热 产生剌激性气味气体,且能使石蕊试纸变蓝 加过量氨水,后加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加NaOH后沉淀溶解 加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后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CO32- SO32- SO42- X- OH- Fe3+ 现象 操作步骤 离子 加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酚酞、石蕊试液 变红、变蓝 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淡黄色、黄色沉淀产生 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加盐酸后,产生气体,通入品红,加热 产生无色气体使品红褪色,加热后红色复现 先加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或加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溶于酸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CO CH2=CH2 CH4 O2 N2 HCl或SO2 CO2 Cl2 O2或H2 吸收剂 杂质 气体 NaOH溶液 饱和NaHCO3溶液 加热铜网 溴水 NaOH溶液或碱石灰 课后练习: P.94~95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