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高考历史复习 第二十五单元 世界近代现代的文化.doc

发布:2016-12-26约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高考历史复习 第二十五单元 世界近代现代的文化 [复习目标]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掌握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发展的阶段特点及其成因。 2.从数、理、化、天、地、生等学科的变化把握科技发展主要趋势,以此认清科技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和作用。 3.比较文学、绘画、音乐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 4.深刻认识科技对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生产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5.分析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此来认识教育改革的原因及特点。 [要点梳理] 本单元属常识性、总结性知识,所以线索多、容量大、要点分散。它包括近现代史上科技、文学、艺术、学术、教育等内容,它们在发展中又呈现出复杂的阶段特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专门化趋势;同时,两者之间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出现综合化、整体此趋势。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近代文化是资产阶级文化,以欧洲为中心。文艺复兴以后,理性主义的确立,促进了科学和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近代自然科学成就巨大。出现了高等数学;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和相对论力学体系;生物进化论学说诞生;物理、化学等也有突出成就。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先后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流派。很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从各个角度观察和思考现实社会和人类历史,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作品。 现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学术上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明显;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现代文学艺术中的社会主义文艺、亚非拉民族主义文学艺术、西方的现代主义等从不同方面反映着世界。 2.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阶段: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就是天文学革命,自然科学的创始人哥白尼的“日心说”成为天文学革命的开端。这是宇宙观的根本转变。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实现了数学转折。高等数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牛顿力学体系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大综合。把实验法引进化学的波义尔成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哈维的血液循环学成为现代生理学的起点。 (2)19世纪综合化阶段: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电磁学的辉煌成就。电磁学的建立,为人类打开了电力时代的大门。道尔顿建立的科学的原于论开创了人类在物质认识方面的新纪元。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确立使化学取得了飞速发展。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规律,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发现,是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学说,是对生物学的伟大综合,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生物学的“神创论”思想。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础,是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 (3)飞跃阶段:20世纪40、5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即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新科技革命使科技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不断开阔。科技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3.当代教育的发展 (1)当代教育的地位:当今国际竞争的重点在于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科技,最终取决于教育。所以,教育在新时期战略地位发生了变化,应担负的历史使命更加重要。 (2)当代教育发展的原因:当代教育随着现代技术革命的展开,和国际间经济、政治、军事的角逐,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这是当代教育受重视而发展的重要原因。 (3)教育发展的特点: A.重视普及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B.重视教育要求的综合性,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巳建立终身教育新体制。 4.近现代文学的嬗变 科技进步和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为文学创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在某种生产力水平上文学的时代特色,而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上的社会生活。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脑中反映的产物。文学流派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嬗变,都说明了这一点。 (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流行于17、18世纪。 它是商业资本发展时期的产物。它服从于当时绝对君权的统治,是绝对君权政治在文学上的反映。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割据,建立统一集中的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