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高考安徽数学理科试卷含详细解答(全word版)080629.doc

发布:2016-12-28约4.2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其中表示球的半径 如果事件相互独立,那么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随机变量 其中表示球的半径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 ) A.2 B.-2 C. D. 解:,选A。 (2).集合,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 ,,又 ∴ ,选D。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为一条对角线,若,,则( ) A. (-2,-4) B.(-3,-5) C.(3,5) D.(2,4) 解:因为,选B。 (4).已知是因为,选B。。 两条不同直线,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 均为直线,其中平行,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故A不正确; m,n⊥α则同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选D。 (5).将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则向量的坐标可能为( ) A. B. C. D. 解:设平移向量,则函数按向量平移后的表达式为 ,因为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 故代入得: ,, k=0得:,选C。本题也可以从选择支出发,逐个排除也可。 (6).设则中奇数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解:由题知,逐个验证知,其它为偶数,选A。 (7).是方程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当,得a1时方程有根。a0时,,方程有负根,又a=1时,方程根为,所以选B (8).若过点的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解:设直线方程为,即,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等于半径 , 得,选择C 另外,数形结合画出图形也可以判断C正确。 (9).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而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若,则的值是( ) A. B. C. D. 解:由题知则,选D。 (10).设两个正态分布和的密度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则有( ) A. B. C. D. 解:根据正态分布函数的性质:正态分布曲线是一条关于对称,在处取得最大值的连续钟形曲线;越大,曲线的最高点越底且弯曲较平缓;反过来,越小,曲线的最高点越高且弯曲较陡峭,选A。 (11).若函数分别是上的奇函数、偶函数,且满足,则有( ) A. B. C. D. 解: 用代换x得: , 解得:,而单调递增且大于等于0,,选D。 (12)12名同学合影,站成前排4人后排8人,现摄影师要从后排8人中抽2人调整到前排,若其他人的相对顺序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总数是( ) A. B. C. D. 解:从后排8人中选2人共种选法,这2人插入前排4人中且保证前排人的顺序不变,则先从4人中的5个空挡插入一人,有5种插法;余下的一人则要插入前排5人的空挡,有6种插法,故为;综上知选C。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书写作答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函数的定义域为 . 解:由题知:;解得:x≥3. (14)在数列在中,,,,其中为常数,则的值是 解: ∵∴从而。 ∴a=2,,则 (15)若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则当从-2连续变化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