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物理知识网络结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特点 凸透镜(会聚透镜) 凹透镜 结构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折射作用 会聚 发散 成像 成像多样 正立缩小
物理公式
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t=s/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
合力公式: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密度公式:
浮力公式:
F浮=G – F
?
?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
F浮=G
?
压强公式:
P=F/S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帕斯卡原理:∵p1=p2 ∴或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滑轮组:
F = G总
s =nh
?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2 ∴F =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
功率公式:
P =
机械效率:
×100%
?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
?
★电流定义式:
?
欧姆定律:
电功公式:
W = U I t
?
?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U/R →→W =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
P = W /t
?
?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分压原理: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分流原理: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中 考 物 理 公 式 一 览 表
物 理 量 主 要 公 式 主要单位 面积(S) (1) 面积公式 S=ab S=a2 S=πR2 = πD2
(2) 体积公式s=V / h (3) 压强公式 s=p / F m2、dm2 、dm2、cm2
1m2=102dm2 1dm2=102cm2
1cm2=102mm2 体积(V) (1) 数学公式V正=a3 V长=Sh=abh V柱=Sh V球=πR3
(2) 密度公式 (3)用量筒或量杯V=V2-V1
(4) 阿基米德原理 浸没时V=V排=F浮/ρ液g部分露出时V排=V物-V露 m3、dm3、dm3、cm3
1m3=103dm3
1dm3=103cm3
1cm3=103mm3
时间(t) (1)速度定义t=s/v (2)功率t=W/P (3)用钟表测量 h、min、s
1h=60min 1min=60s 速度() (1)v=s/t (2) 则 m/s km/h
1m/s=3.6km/h 重力(G) (1) 重力公式G = mg (2)功的公式 G=W / h
(4)用弹簧秤测量 N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质量(m) (1)重力公式m=G/g (2)功的公式 W=Gh=mgh m=W / gh
(3)密度公式 (4)用天平测量 t、kg、g、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密度(ρ) (1) 有 (2)压强公式
(3)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则ρ液= kg/m3 g/cm3
1g/cm3=1000kg/m3 合力(F) (1) 同方向F=F1+F2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2)反方向F= F1-F2(F1>F2)(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N 压强(p) (1) (适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