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数学知识网络结构1.doc

发布:2017-04-29约1.28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材料 敬爱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学习材料是《新课程、新体系、新理念》。新课程自03年走进中学数学教学,现在已是第七个年头了,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探讨的互动过程;教师在关注学生“双基”的同时,开始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加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重视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重视教学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重视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化;重视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学生有了交流、讨论、动手、观察、探索的机会;重视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我们对现用的数学教材的深层次的认识,将有利于我们进行有效的教学,下面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让我们共同交流,并诚挚的恳请各位同仁多多指出不足和提出宝贵意见,使我们大家共享。 我将从三方面和大家交流: 一、新教材的内容设置及与高一知识衔接问题 二、体系结构特点 三、教科书新变化 一、新教材的内容设置及与高一知识衔接问题 (一)、新教材的内容设置: 全套教科书包含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力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投影片出示标准中的知识点) 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实践与综合应用 函数 方程、不等式 式 数 有理数 实数 整式 二次根式 分式 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 概率 统计 图形与变换 图形的认识(证明) 图形与坐标 四边形 三角形 线 圆 平移 相似 旋转 轴对称 课题学习 综合应用 实践活动 初中数学 分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 代数式 整式 分式 二次根式 单项式 运算 多项式 幂的乘法 单项式与多项式 乘法公式 平方差、完全平方 同底数幂相除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提公因式法 公式法 逆用公式 互逆运算 分母中 含字母、 分母 不为零 乘除 加减 乘方 公因式 同分母 异分母 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 通分化成同分母 基本性质 运算 分式方程 最简公分母 子积为子母积为母 化除法为乘法 注:分子、 分母为多 项式时先 分解因式 同类项 合并 同类项 系数 相加 字母 不变 通分 约分 不改变 分式的值 应用 解法 因式分解 除法 乘法 加减 定义 性质 运算 加减 乘除 系数 次数 数字因数 字母指数和 意义 次数 项 最高项的次数 每个单项式 升降幂排列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形如y=kx+b (k.b为常数,k≠0) 当b=0时,是 正比例函数 k>0 k<0 注意:过原点 一条直线 反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 解析式 性质 图象 应用 性质 图象 解析式 应用 k>0 k<0 图象在 二四象限 图象在 一三象限 双曲线 每一象限内 每一象限内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k<0 柱形储藏室轮船卸货 力学问题 电学问题 b<0,图象在 一三四象限 b=0,图象在 一三象限 b>0,图象在 一二三象限 b<0,图象在 二三四象限 b=0,图象在 二四象限 b>0,图象在 一二四象限 k>0 k<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关系 K同号时, 有两交点。 K异号时, 有两个、一个 或无交点 实际问题,图象在第一象限 最优方案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与 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式 解析 y=ax2+bx+c (a.b.c为常数a≠0) 顶点式 交点式 开口方向. a>0.向上a<0.向下 对称轴在y轴的位置 左同右异 与y轴交点位置 c>0.在正半轴 c=0.在原点 c<0.在负半轴 解法 定义 应用 提公因式法 公式法 配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 降次 十字 相乘 法 化为 直接 开方 万能 公式 应用 平方 根 ax2+bx+c=0 (a≠0) 传播问题 行程问题 效率问题 面积问题 关系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Δ>0 Δ=0 Δ<0 有两交点 (x1,0)( x2,0 ) 有一交点 ( ,0) 无交点 有两个不等根 X1, x2 有两个等根 x1= x2 = 无实根 1.开口方向 2.顶点坐标 3.对称轴 4.增减性 5.极值 性质 图象 应用 类型 ① ② ③ ④ ⑤ 看式子类型能口述性质 看图象能口述性质 磁道问题 利润问题 拱桥问题 相交线.平行线 图形认识初步 图形认识初步 相交线平行线 多姿多彩的图形 直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