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生命活动调节与免疫 ppt.ppt

发布:2016-12-30约8.08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作用范围 特性 形成 作用 强弱 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 机体仅对某一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非专一性 专一性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的 弱 强 例2(06年全国卷Ⅱ 1)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原因破伤风抗毒素能够( ) A 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B 增强红细胞免疫作用 C 使体内产生抗原 D 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 1、特异性免疫物质 解析:上述两题主要考查抗体的概念(包括抗体的产生、特性和功能),属于识记类。对抗体的概念理解不全,是丢分的原因。只要知道抗毒素是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由效应B细胞产生,作用是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消灭抗原等知识,就可以正确解答上述两题。答案:例1(C)例2(D) 例1(05年全国Ⅲ 4)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 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器官 例3(05年全国Ⅱ2)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 例4(07年全国Ⅱ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A 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 B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D 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C 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B A 例5(06年 全国I 2):一般情况下,有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免疫反应的相关知识。在抗原刺激机体,机体能产生抗体,同时能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会更快更多。A、C的区别不在于是否降到零,而是上升的时间和最大值。答案:A 3、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例6(07年 全国I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知识。题中的白细胞介素、外毒素等名词容易使学生错选A 或C。病菌侵入细胞后,机体对靶细胞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的过程,细胞免疫过程中,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靶细胞裂解,病菌暴露后,抗体与之结合,最终导致病菌被消灭。答案;D 例7 (07年 重庆5)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结构、生物进化、免疫等综合知识。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诱因不是抗生素,而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基因突变已经产生,抗生素只不过是选择作用,使有抗性的菌种存活下来;接种卡介苗后,B细胞受刺激成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感染后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答案:D 4、特异性免疫与生物工程 例7.(06江苏)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________,进而使T淋巴细胞活化,同时使B淋巴细胞致敏,随后由____ ____细胞分泌__ ______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__ _ _____和___ _____,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 ____病。 自身抗原 效应T(淋巴) 淋巴因子 效应B(淋巴)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