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一力与场内物体的平衡答题.ppt

发布:2017-02-21约3.67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专 题 一 力与场内物体的平衡 本专题解决的是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问题. 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 ①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 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 考查的主要物理方法和思想有: 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 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等效思想;⑦分解思想. 专题定位 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 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各种方法. 应考策略 (1)平衡条件 (2)垂直 形变恢复 (1)μFN 面积 (2)切线 (1)恒力 (2)一致 相反 (1)BIL 0 (2)左手 (1) qvB 0 (2)左手 (1)匀速直线运动 (2) 0 0 0 (3)①相等 相反 ②封闭 1.弹力 2.摩擦力 3.电场力 4.安培力 5.洛伦兹力 6.共点力的平衡 知识方法聚焦 知识回扣 1.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 )→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 2.常用的方法 (1)在判断弹力或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确定方向时常用 法. (2)求解平衡问题时常用二力平衡法、矢量 法、正交分解法、 法等. 零 假设 三角形 图解 知识方法聚焦 规律方法 3.带电体的平衡问题仍然满足 条件,只是要注意准确分析场力——电场力、安培力或洛伦兹力. 4.如果带电粒子在重力场、电场和磁场三者组成的复合场中做直线运动,则一定是 ,因为F洛⊥v. 平衡 匀速直线运动 热点考向例析 考向1 共点力作用下的静态平衡问题 例1 (单选)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斜面B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推力F分别作用在A、B上,A、B均保持静止不动.则(  ) 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 图1 解析 对A,若重力、推力、支持力的合力为零时,A、B间没有摩擦力,A错误; B对A的支持力无法求出,所以C错误; 把A、B视为一个整体,水平方向两推力恰好平衡,故B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所以B错误; 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m+M)g,故D正确. 答案 D 审题突破  A、C选项考察物体A、B之间的受力应选谁为研究对象?B、D选项考察地面对B的作用力必须选B为研究对象吗?怎样选研究对象更简单? 1.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 2.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系统内各个物体的状态应该相同. 3.当直接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可转移研究对象,先分析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此法叫“转移研究对象法”. 以题说法 针对训练1 (单选)轻质弹簧A的两端分别连 在质量均为m的小球上,两球均可视为 质点.另有两根与A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 B、C,且B、C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小球相连,B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C的另一端用手牵住,如图2所示.适当调节手的高度与用力的方向,保持B弹簧轴线跟竖直方向夹角为37°不变(已知sin 37°=0.6,cos 37°=0.8),当弹簧C的拉力最小时,B、C两弹簧的形变量之比为(  ) A.1∶1 B.3∶5 C.4∶3 D.5∶4 图2 答案 C 解析 以两球和弹簧A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合成法知当C弹簧与B弹簧垂直时,弹簧C施加的拉力最小,由几何关系知FTB∶FTC=4∶3. 热点考向例析 考向2 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例2  (单选)(2014·山东·14)如图3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A.F1不变,F2变大 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小,F2变小 图3 审题突破 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两绳之间的夹角如何变化?木板所受合力根据什么判断大小是否变化? 解析 木板静止时,木板受重力G以及两根轻绳的拉力F2,根据平衡条件,木板受到的合力F1=0,保持不变.两根轻绳的拉力F2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G,保持不变,当两轻绳剪去一段后,两根轻绳的拉力F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因其合力不变,故F2变大.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答案 A 动态平衡问题分析的三个常用方法. 1.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