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第3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

发布:2017-04-25约2.71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歌诀法理解记忆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地质作用地表变,沧海桑田海陆迁; 能量来源有不同,分为内外两作用; 地球内能引内力,岩浆活动地壳动; 外力作用显神通,太阳辐射重力能; 风化侵蚀再搬运,洼处沉积固结成(岩); 内力地表起高低,外力削高填低平。;2.三字歌诀法记忆背斜和向斜对地形的影响 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 向下弯,成盆谷,两翼老,中间新。 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物致密,难侵蚀,成岭脊。 3.歌诀法区别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工程建设避断层,背斜储油良构造。;[自读教材·抓基础]; 2.岩浆活动 (1)概念:上地幔上部 状态的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向上运动。 (2)活动方式: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结晶;另一种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 。;3.地壳运动; 4.变质作用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 、 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 、 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形成的岩石称为 。;[读图思考·拓认知]; (2)火山喷发也会带来好处,请加以说明。 提示:带来丰富的地热、温泉、肥沃的土壤等资源,许多火山喷发地区也可成为旅游胜地和疗养胜地。;[跟随名师·解疑难];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边界 类型;边界类型;边界类型;[活学巧用·大冲关];(2)下列各组选项中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 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解析:第(1)题,大西洋、裂谷和海洋是水平运动形成的,海陆变迁是升降运动形成的;在地壳发展过程中以水平运动为主导。第(2)题,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答案:(1)D (2)C;[自读教材·抓基础]; 3.断层 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 。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叫 ,常形成块状山地,如 、 等。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下降的岩块,叫 ,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 、陕西 平原。;[读图思考·拓认知]; 2.教材P54 图2-3-6 本图主要表示地垒与地堑及其地貌的区别。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断层的形成需具备怎样的条件? 提示:岩层发生了断裂和错动,使断层面两侧岩层不再连续,即为断层。 (2)地垒、地堑在形成的地貌上有何区别? 提示:在地貌上地垒形成块状山地,地堑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跟随名师·解疑难];褶皱; 2.断层 如果岩层受到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就会破裂断开,称为断裂构造。其中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相对位移的叫做断层。 (1)成因:断层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而形成的。;(2)断层的组合类型:地垒、地堑。;组合 形式; 3.地质构造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褶皱的应用: ①利用背斜找石油、天然气: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见下图。; ②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若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③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汇集,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见下图)。; ④背斜构造适宜地下隧道的建设: 地下隧道在背斜构造中修建,比较安全,不易发生崩塌事故,并且地下水不易积存。; (2)断层的应用: ①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 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