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稳定性分析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教案本
(2009— 2010学年度 第一 学期)
专业名称 电气自动化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授课教师 邵宏文
学 校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09年 11月9日 第11周 星期1_ 教学目标
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分析 教学准备 授课教师 课 时 课 程 学生应掌握稳定的基本概念,学会分析系统稳定的条件,掌握线形定常系统的稳定性结论,熟练的根据传递函数判断低阶系统的稳定性.。 教 案 □∨ 邵宏文 1 自动控制原理 多媒体课件 □∨ 班 级 授课地点 课 题 教学讲义 □∨ 507211 507211 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分析 重点
掌握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学生工作页 □ 课堂特殊要求(指教师、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等)
要求学生复习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
复习二阶系统传递函数和特征方程的意义。
预习本次课程内容。 教 具 □∨ 难点
学习分析系统稳定的条件 授课形式 讲授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 媒体手段 回顾 5 提问 回答 互动 黑板、多媒体 新课程 25 概念讲授, 回答、启发性思维 讲授 黑板、多媒体 总结 10 稳定性结论、提问 回答 互动 黑板、多媒体 习题布置 5 补充题 抄写题目 互动 黑板 板书设计第3章第2节
线形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稳定的基本概念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线形定常系统的稳定性结论 工作任务/教学情境设置 课后作业 补充题 课后反思
教 案 纸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备注 师生活动 教学内容 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
新课内容25分钟
稳定的基本概念
提问,回答。
问题
二阶系统特征方程式形式
阻尼系数、系统自有频率
阻尼系数1阻尼系数1 0阻尼系数1 的意义
教学目标
线形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稳定的基本概念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线形定常系统的稳定性结论
3.5 线形定常系统的稳定性
对系统进行各类品质指标的分析也必须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稳定是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提出保证系统稳定的措施,是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任务之一。
3.5.1 稳定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①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会受到外界和内部一些因素的干扰,例如,负载和能源的波动、系统参数的变化、环境条件的改变等。这些因素总是存在的,如果系统设计时不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出来的系统不稳定,那这样的系统是不成功的,需要重新设计,或调整某些参数或结构。
有关稳定性的定义和理论较多。
⑴控制系统稳定性的严格定义和理论阐述是由俄国学者李雅普诺夫于1892年提出的,它主要用于判别时变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1、“时间分配”中理实一体课程、美术等4节及以上连排的课程,要标明课时分配及每课时的时间分配;其他课程标明时间分配。“时间分配”为预设时间,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适当微调。
2、教学重点和难点及解决措施、板书、辅助手段等内容在“备注”栏中注明。
第 1 页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科研部编印
教 案 纸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备注 师生活动 教学内容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⑵设一线性定常系统原处于某一平衡状态,若它瞬间受到某一扰动作用而偏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当此扰动撤消后,系统仍能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则称该系统是稳定的。反之,系统为不稳定。由此可知:线形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的固有特征(结构、参数),与系统的输入信号无关。
基于稳定性研究的问题是扰动作用去除后系统的运动情况,它与系统的输入信号无关,只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特征,因而可用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来描述。
如果脉冲响应函数是收敛的,即有
(3-52)
表示系统仍能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因而系统是稳定的。由此可知,系统的稳定与其脉冲响应函数的收敛是一致的。
平衡点
系统在扰动作用下偏离了原来的平衡位置,当扰动消除后,系统能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则称系统稳定;否则系统不稳定。
对线性定常系统,若其脉冲响应收敛,则系统稳定,否则不稳定
●线性定常若稳定,则原点是其唯一的平衡点,且系统一定在大范围内渐进稳定。
由于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氏反变换等于1,所以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就是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