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MPA3综合班《绩效管理》(周志忍)考试复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绩效管理》
一、基本概念题:
1、绩效管理的三种含义?
答:学术界对绩效管理尚未形成一致、准确的定义。从现有文献和管理实践看,可以从三种意义上理解和界定“绩效管理”这一概念。
第一 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组织围绕提高绩效这一目标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机制和技术。作为系统工程的绩效管理涉及到组织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组织结构、工作制度、领导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等。同时,作为系统工程的绩效管理不是一种技术,而是多项技术的集合,把那些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和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服务。
第二 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或者是组织提高绩效的一套具体操作程序。作为操作程序的绩效管理包括明确组织战略和目标、制定绩效协议和提高绩效的行动计划、绩效的持续监测和反馈;组织绩效的正式评估等步骤。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链条。
第三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
手段。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手段,绩效管理可以被定义为围绕提高组织绩效这一目标而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和技术,包括民主管理、参与管理、雇员素质与能力分析、团队精神的塑造、考核制度的完善与改进、绩效工资制和其他激励措施、雇员培训与发展等等。简言之,绩效管理是围绕组织绩效而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它的着眼点是组织绩效,但关注的领域主要限于人力资源。
显然,第二、三种是对绩效管理的狭义解释,第一种是对绩效管理概念的广义解释。
2、绩效管理的三大环节及其关系
答:1)绩效战略规划:绩效规划有两类,战略规划和年度绩效计划。战略规划一般覆盖3到5年,个别情况下覆盖20年。按照《政府绩效与结果法》的要求,战略规划须有四个要素:系统的使命陈述、目标体系的确定、手段与策略描述、外部因素和内部风险分析。
2)年度绩效计划:在战略规划基础上制定年度绩效计划,这是绩效管理的第二步。按照《政府绩效与结果法》,年度绩效计划最少有三个要素跟战略规划阶段一样:(1)确定目标体系;(2)策略手段描述;(3)外部因素和风险分析。区别在于不同阶段的要求和详细程度不一样。为避免细节和重复,这里主要讲四点:目标体系;部门合作机制;信息核实方式;绩效协议。
3)绩效评估与信息利用:这是美国联邦政府绩效管理的第三个环节,主要内容有三块:绩效状况的监测和反馈;年度绩效报告;绩效信息的利用。
绩效评估和信息利用意味着新的绩效管理周期的开始。所以说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3、战略规划的含义与基本要素
答:1)含义:战略规划一般覆盖3到5年,个别情况下覆盖20年。按照《政府绩效与结果法》的要求,战略规划须有四个要素:系统的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目标体系的确定、手段与策略描述、外部因素和内部风险分析。2)基本要素:(1)系统的使命陈述:在绩效管理中,“使命”指组织肩负的历史责任或追求实现的终极目标,它是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2)目标体系的确定:目标则是指路牌和里程碑。根据法规要求和实践,不同部门的目标体系不一样。首先是目标的层级体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战略目标、总目标、绩效目标。(3)手段与策略描述:按照预算和管理办公室的说法,“策略”指“项目、政策、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革新创意”,“手段”可以简单理解为“所掌握的资源,包括财政、人力、信息等资源”。(4)外部因素和内部风险分析:在规划覆盖的期限之内,有一些条件和环境因素会对总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这些条件和环境因素就是“外部因素”,其变化往往超出了部门的控制。
4、使命陈述的含义与意义
答:1)含义:在绩效管理中,“使命”指组织肩负的历史责任或追求实现的终极目标,它是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使命当然以组织职责为基础,但又有所不同:职责主要回答管什么,使命则关注履行职责要达到的目的,即部门的管理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所谓“系统”就是说,组织的使命陈述要覆盖其主要职责领域。
2)意义:
使命陈述虽然笼统,但非常重要:第一,反映了一种理念的变化。第二,使命是绩效管理其他环节的依据和基础。
5、手段与策略描述的含义与核心理念
答:1)含义:按照预算和管理办公室的说法,“策略”指“项目、政策、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革新创意”,“手段”可以简单理解为“所掌握的资源,包括财政、人力、信息等资源”。
2)核心理念:手段和策略描述的核心是“调协”(alignment),即根据目标实现的需要进行策略创新并合理利用资源,从而确保目标的实现。调协包括策略和目标的调协以及手段和目标的调协。
6、外部因素与风险分析
答:1)在规划覆盖的期限之内,有一些条件和环境因素会对总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这些条件和环境因素就是“外部因素”,其变化往往超出了部门的控制。比如说要实现税收多少的目标,但是今年外部经济不景气,整个经济下滑,肯定对税收总额实现目标有影响。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