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电工实习报告3..doc

发布:2017-01-21约1.24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1安全常识 2 2手工焊接工艺 3 2.1焊接原理 3 2.2焊接工具及材料 3 2.3焊接操作方法 4 2.4焊点的要求 5 2.5电子元件焊接装配 5 2.6拆拿焊接元件的方法 6 3元器件的概述与测量 6 3.1电阻器 6 3.2二极管 8 3.3三极管 8 3.4电容器 9 3.5变压器 10 3.6蜂鸣器 11 3.7 555振荡器 11 3.8 CD4017芯片 12 4常用仪表与工具 12 4.1万用表 12 4.2其他工具 13 5元器件的测量 14 5.1产品一中元件的测量 14 5.2产品二中元件的测量 15 6 产品的制作 16 6.1产品一 555报警器 16 6.2产品二 流水彩灯音乐盒 18 7印制电路板计算机辅助设计 21 8电工学实验 22 8.1原理图 22 8.2排线表 22 8.3成果展示 23 9总结与体会 24 1安全常识 (1)电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电流,而电流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频率,持续时间,通过人体的路径及人体电阻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2)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性就越大。对于工频(50Hz)交流电而言,一般人大约通过1mA电流就有不适的感觉,这个电流称为感知电流;当通过10mA电流时人尚且能摆脱带电体,这个电流称为摆脱电流;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30mA时,中枢神经就会受到伤害,使人感觉麻痹,呼吸困难,这个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果通过人体电流超过100mA时,在极短时间内人就会失去知觉而导致死亡。 (3)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指人体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时,触及带电体不受电击或电伤,一般可以认为是36V。 安全电流:人体的安全电流:男生≤9mA;女生≤6mA。 绝缘电阻≥5 MΩ (4)触电的急救: a. 迅速处理。触电后,1min内处理的90%可获救,6min开始救治,只有10%有良好效果,而12min后才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极小。 b. 抢救方法得当。急救的第一步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第二步是抓紧时间进行现场救护: 第一步脱离电源中,注意两点:①重要的是立刻切断电源,特别注意必须切断火线。②注意使用绝缘物与带电体隔离,如木棍、竹竿、鞋子等。 第二步的现场急救中,注意使触电者平躺,安静休息;严重者需要采取人工呼吸法与胸外心脏压挤法,切忌用冷水泼和打强心针。 (5)安全因素及安全防护接通电源前的检查: 任何新的或搬运过的以及自己不了解的用电设备,不要冒失地拿起插头就在电源上插,要记住“四查而后插”。四查为: 一 查电源线有无破损; 二 查插头有无外漏或内部松动; 三查电源线插头两级有无短路,同外壳(如果设备是金属外壳)有无通路; 四查设备所需的电压值是否于供电电压相符。 检修、调试电气、电子设备的注意事项: ①检修前,一定要了解检修对象的电气原理,特别是电源系统。 ②不要以为断开电源开关就没有触电危险。只有拔下插头,并对仪器内的高电压大容量电容器放电处理后,才是安全的。 ③不要随便改动仪器设备的电源线。 洗手后或出汗潮湿后,不要带电作业,尽可能用单手操作。 2手工焊接工艺 2.1焊接原理 锡焊技术采用以锡为主的锡合金材料作焊料,在一定温度下焊锡熔化,金属焊件与锡原子之间相互吸引、扩散、结合,形成浸润的结合层。外表看来印刷板铜铂及元器件引线都是很光滑的,实际上它们的表面都有很多微小的凹凸间隙,熔流态的锡焊料借助于毛细管吸力沿焊件表面扩散,形成焊料与焊件的浸润,把元器件与印刷板牢固地粘合在一起,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锡焊接的条件是:焊件表面应是清洁的,油垢、锈斑都会影响焊接;能被锡焊料润湿的金属才具有可焊性,对黄铜等表面易于生成氧化膜的材料,可以借助于助焊剂,先对焊件表面进行镀锡浸润后,再行焊接;要有适当的加热温度,使焊锡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才可以达到焊牢的目的,但温度也不可过高,过高时容易形成氧化膜而影响焊接质量。 2.2焊接工具及材料 电烙铁、电烙铁架、松香、焊锡丝等。 图1 电烙铁 图2 烙铁架 图3 锡焊丝 2.3焊接操作方法 2.3.1新烙铁在使用前的处理方法 ①新电烙铁在使用前先用细砂纸、锉刀或小刀烙铁头的表面刮光或打磨。 ②搪锡。将电烙铁加热到可以融掉焊锡,但表面还没有被氧化的时候,很快的涂上松香,然后再烙铁头上均匀的沾上锡。 2.3.2焊接步骤 ① 操作姿势:手工操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