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版新学案】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三第7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时作业 人民版.doc

发布:2017-04-08约5.7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第7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4·河北省重点中学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实行三大政策的时代特征及目的的理解。A项是对另起炉灶的理解故排除;C项是三大改造和1954年宪法颁布故也应排除;故选B。 答案: B 2.(2014·福建泉州一模)图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下图所示可以用来研究(  ) 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苏关系 B.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社会 C.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 D.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社会 解析: 从图片中的“人民解放军”即可从时间信息上排除A、B两项,“斯大林万寿无疆”即可排除D项;此时斯大林已经逝世,且中苏关系已经恶化,选择C项。 答案: C 3.(2014·汕头质检)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利益、纠纷的国际准则。 答案: A 4.(2013·湖南怀化二模)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文告中的“这次会议”(  )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解析: 从越南胡志明主席的文告,看出此次会议解决了越南问题,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排除A项;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是万隆会议,排除B项;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接见印度缅甸代表团时提出的,排除C项。 答案: D 5.(2014·湖南长沙一模)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  ) A.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B.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C.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 D.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根本原因。国与国的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应以国家利益作为分析出发点。美国是推行霸权主义的的国家,故A项说法错误;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态势是美国处于劣势,故B项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一个因素,但不符合“最主要”的题干要求,反而说明中美两国在对苏联问题上有着自身国家安全利益的“共同利益”,C项正确;D项是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根本原因。 答案: C 6.(2013·山东烟台高三期末)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 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日关系趋势 解析: 趋势图反映19世纪40年代两者关系走向敌对,二战期间趋向友好,新中国成立后,又趋向敌对,大致70年代趋向友好并长期曲折发展。二战期间,日本与德国都是法西斯国家,中德与中日关系是敌对的,A、D两项排除,近现代以来,中苏关系一直以来较友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C项排除;依据中美关系演变来看,中美关系符合题意。 答案: B 7.(2014·安徽黄山高三七校联考)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实行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企图否定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下图政治漫画的本质寓意是(  ) 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B.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不免发生摩擦碰撞 C.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D.日本国内极右势力猖獗应引起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