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年度高考理科数学试题〔辽宁卷〕.ppt

发布:2017-05-04约6.23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京师 课堂小结 材料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 了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 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 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说,辛亥革命,武汉的首 役,它所带来的不仅是推翻专制,走向共和……全球的中国 人,中华儿女,把这种力量,再次投入到中国来,高举爱国主 义的伟大旗帜,弘扬辛亥的首役精神。……就一定能够共同创 造中华民族更辉煌的未来。 —— 中国台湾网 材料三 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 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 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 努力奋斗。 ——《发扬辛亥革命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请问: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进行隆重纪念? 1.(2010年安徽)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 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2.(2010年全国卷1,15)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 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 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 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3.(2009年广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4.(2009年上海)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反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 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 5.(2008广东单科,1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 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 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课外拓展:目前流行的几种史学范式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近代化史观 现代化(近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 (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 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 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 (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一种从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世界史的方法。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动态过程。 它包括长时段的发展趋势性以及整体性。 趋势性就是说全球史观反映了人类文明相互交流逐步摆脱分散并走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世界逐步联为一体,而且这种趋势至今尚有加强的前景。 而整体性则说明全球史观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超越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 社会生活史观 社会生活史观是以社会生活作为切入口考查历史事物。 经常强调从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生活细节去研究、考察社会的变革。 社会生活史观使历史鲜活起来,丰满起来,更能体现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辛亥革命为什么在武昌首先爆发? (1)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物质基础——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湖北出现知识分子群(阶级基础),武汉地区人民反抗怒潮不断高涨(群众基础) (2)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