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讲解.doc

发布:2017-03-22约小于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 文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公允价值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 二、我国公允价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2 三、我国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 (一)存在的问题 2 (二)制约因素 3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和建议 4 (一)前景分析 4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5 五、公允价值引入的必然性 5 六、结语 6 参 考 文 献 6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作 者 张露 指导老师 李娟 【内容摘要】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从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历程入手,结合当前会计准则和经济环境,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这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基础设施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现状;前景。 一、公允价值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公允价值是关于会计计量方面的一个概念,国内外不同的会计权威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我国早在1998年发布的《债务重组》中,就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在2001年1月修订的前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中也运用了公允价值,后因实际运用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而在同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制使用。直至2004年7月又回到了采用公允价值的轨道上来,特别是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在资产减值、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等具体准则中又大量运用了公允价值。新准则在坚持历史成本的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既体现了国际趋同,又保持了中国特色;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又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中首选的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优选模式是历史成本,且公允价值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必须是要素的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说明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应用采取了适度和谨慎的态度。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 第 9 页 共 9 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