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哈工大编译原理.PPT

发布:2017-04-06约9.82千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中间代码 P M D proc Q ; N D ; S ③ ① ε ε ⑤ proc P ; N ε ⑤ D ; S ③ j : T int *   ④ ② 上述语法树对应的语句: Proc Q;proc R;j:int;S;S 遍历语法树所得到的翻译序列: ② ⑤ ⑤* ④ ③ ③ ① 执行上面翻译序列符号表及栈的变化 tabptr offset ② t 主 0 ⑤ 主 T=Q Q 0 ⑤ Q T=p P 0 * t.type=int t.width=4 ④ J int 0 4 ③ t 4 R t 0 Q 0 M→ε {t:=mktable(nil); push(t,tblptr);push(0,offset)} N→ε {t :=mktable(top(tblptr)); push(t,tblptr);push(0,offset)} N→ε {t :=mktable(top(tblptr)); push(t,tblptr);push(0,offset)} T→integer {T.type :=integer; T.width:= 4} D→ id: T {enter(top(tblptr),id.name,T.type, top(offset)); top(offset):= top(offset) +T.width} ③ ① D→proc id; N D1;S {t:=top(tblptr); addwidth(t,top(offset)); pop(tblptr);pop(offset); enterproc(top(tblptr),id.name,t)} D→proc id; N D1;S {t:=top(tblptr); addwidth(t,top(offset)); pop(tblptr);pop(offset); enterproc(top(tblptr),id.name,t)} P→MD {addwidth(top(tblptr),top(offset)); pop(tblptr);pop(offset)} 一组嵌套过程,每个过程说明为局部名字建立一个符号表,所有正在翻译过程的符号表组成整个源程序的符号表。 翻译语句部分时查找符号表,查找过程的符号表的路线相当于当前被 翻译过程的静态链。 三、 记录中的域名 T→ record LD end { T.type:=record(top(tblptr)); T.width:=top(offset); pop(tblptr);pop(offset)} L→ε {t:=mktable(nil); push(t,tblptr);push(0,offset))} 为-个记录中的域名建立一张符号表 该翻译模式强调了作为一个语言结构的记录的设计与活动记录之间的相似处. 一、 符号表中的名字                            6.2.2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翻译:                          如何根据名字查找符号表的表项? 表达式的成分可以是整型量、实型量、数组 元素和记录 名字可以理解为指向符号表中相应该名字表项的指针 ◆过程lookup(id.name)检查是否在符号表中存在相应此名字的表项。 用最近嵌套作用域规则查找非局部名字 若找到,返回有关信息。                                                                             lookup过程先通过top(tblptr)指针在当前符号表中查找名字为name的表项。             若未找到,lookup就利用当前符号表表头的指针找到该符号表的外围符号表,             然后在那里查找名字为name的表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