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综合{二}.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即是使宾语动,即用一个一般的主谓宾结构,表达一个兼语结构的内容。 如: 华元杀羊食士。(左传宣公二年) 主语华元,谓语杀与食,宾语羊与士,但华元是杀行为的施动者,却不是食的施动者,华元…食士。意义为华元使士食,是兼语结构。这种情况即是以主谓宾结构,表达一个兼语结构的内容,为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 是使宾语产生动词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产生使动用法的谓语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 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左传宣公二年) 王辟左右。(史记龚遂传)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使动用法是名词作谓语,使宾语产生动作变化,表示 “让…做什么,使…怎么样”的意思: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二十二年) 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还可以由方位名词形成使动,如: 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不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具有形容词谓语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 王之意?(史记留侯世家) 有时形容词使动可以不带宾语,如: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 子说林下) 意动用法: 谓语认为宾语怎么样。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名词作谓语,对宾语有认定作用 表示“认为…是(有)什么”,“把…当作什么”的意思。 如: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侯王宝之。(淮南子说山训)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文帝奇释之,拜为中大夫(史记张释之列传) 东海莫不贤知其母。(汉书严延年传) 使动 意动 主语 +谓语 +宾语 主语 +谓语 +宾语 主语 +谓语 +宾语 主语 +谓语 +宾语 主语 +谓语 +宾语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使 使 使 发出 具有 成为 认为 认为 具有 是 练 习 (一): (云)託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而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曹人尸诸城上。(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左传成公二年)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许行章)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见之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1、下列各句中斜体的词语属于单纯词的是( )( )( )( )( ) A、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B、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C、若仆大质已亏缺矣。 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E、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2、下列各句中斜体的词语属于词组的是( )( )( )( )( ) A、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B、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E、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练 习 (二):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