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古汉语语法.ppt

发布:2017-04-27约2.01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古汉语语法;一、判断句;判断句中常出现的一些虚词: 1、是:代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乃:副词,加强肯定 吾乃梁人也。 3、惟、维:副词,表示肯定语气 予惟小子。 4、非:副词,表否定,否定整个谓语 是非君子之言也。;“也”的用法;二、叙述句;上古汉语叙述句的特殊之处: 1、可以带双宾语的动词较多。 闭之门 夺之食 立之君 为之所 2、可以将要强调的宾语前置,用“是”、“之”、“实”、 “焉”复指。 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叙述句中的被动句:主语是受事的句子。 1、无标记 2、于字式 3、为字式 4、为……所式 5、见字式 6、被字式 ;“焉”字的用法;三、否定词;重点:有“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一般前置。 “不”与“弗”用法有别,“弗”一般否定及物动词,弗=不之 公弗许=公不之许 ;四、疑问词;疑问语气词:乎(虖) 諸=之乎 與(歟) 邪(耶) 哉 固定用法:其……乎? 無乃……乎?得無……乎? 表示反问的三种习惯说法: 1、不亦……乎? 2、何以……为?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3、何……之有? ;五、词类活用;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食以草具 晋君饮赵盾酒 无生民心 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 不义之名 武丁朝诸侯 欲因此时降武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4、名词的使动用法 生死而肉骨;(三)为动用法 表示主语为宾语发出动作,动词的宾语既不是受事,也不是施事,而是动作行为的目的。 邴夏御齐侯 伯夷死名 天生民而立之君;(四)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 主观上认为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贵五穀而贱金玉 2、名词的意动 把……当作…… 友风而子雨 ;(五)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 豕人立而啼 2、表示对人的态度 虏使其民 NVO 像VN一样VO 3、表示处所或工具 舜勤民而野死 (六)不及物动词作状语 争割地而赂秦 坐而假寐 ;六、人称代词;第三人称: 其 定语 之 宾语 彼 主语 己称代词:己(与人相对,作主语、宾语)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反身代词:自(作状语) 自知而后知人。 ;七、指示代词; 兼指代词(不分遠近):是 之 实(寔) 时 厥 其 爰 焉 若 然 爾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国语·晋语》) 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召南·小星》) 汝后稷,播时百穀(《尧典》) 俶载南亩,播厥百穀(《小雅·小田》)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魏风·硕鼠》)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君子哉若人(《論語·憲問》) ;“者”和“所”;所 用法:1、加在及物动词前,构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表示动作的受事,即转指。 见者VS所见 转指施事 转指受事 所见者 ;2、所+V或adj 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或……的地方(可以是抽象的地方)。 马之所生 文王之所辟风雨 尺有所??,寸有所长。 3、所+介词 构成一些固定说法,实质也是转指,转指介词的宾语。 所以 所从 所由 所为 所与 所以,有时可以省去“以”: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 ;八、连词;而;以;则;九、介词;以;於(于、乎);之;十、句首句中语气词;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