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课件第1课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最新考纲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或生成物浓度的____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减少
增加
2
3.规律
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_____,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之比。
不同
化学计量数
3
探究思考
答案 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时,必须使用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且单位一致,v(N2)换算成v(H2)时,相当于3 mol·L-1·s-1,所以上述反应中v(N2)>v(H2)。
4
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 )
②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 )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 )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 )
(2)若①②中用A、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3 mol·L-1·
s-1、0.6 mol·L-1·s-1,则用________(填“A”或“B”)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更快。
(3)若物质A的转化率经过计算为30%,那么,物质B的转化率为________,其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6
答案 (1)①√ ②× ③× ④√ (2)B (3)30% 因通入和消耗的A、B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则A、B的转化率相等
7
【示例1】 (2013·福建理综,12)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8
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
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9
解析 由题给图像可知,温度低于40 ℃时,温度升高,溶液变蓝的时间短,但温度高于40 ℃时情况相反,A项正确;因为b、c两点的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可能相等,B项错误;图中a点,所用的时间为80 s,则NaHSO3的反应速率为:(0.020 mol·L-1×10.0 mL×10-3 L/mL)÷(50 mL×10-3 L/mL)÷(80 s)=5.0×10-5 mol·L-1·s-1,C项正确;由题给条件,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所以温度高于40 ℃,淀粉不宜作该实验的指示剂,D项正确。
答案 B
10
【示例2】 (2011·重庆理综,29节选)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0.021 6 mol·L-1。
pH
t/min
T/℃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50
31
26
15
7
(1)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30 ℃、pH=4.0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______ mol·L-1·min-1。
11
(3)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40 ℃、pH=3.0 b.10 ℃、pH=4.0 c.30 ℃、pH=7.0
答案 (1)OH- (2)1.00×10-4 (3)b、a、c
12
A.v(CO)=1.2 mol·(L·s)-1
B.v(NO2)=0.3 mol·(L·min)-1
C.v(N2)=0.6 mol·(L·min)-1
D.v(CO2)=1.2 mol·(L·min)-1
13
答案 D
14
A.v(NH3)=1.5 mo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