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

发布:2017-06-09约3.7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D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A. B.2 C. 11、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A. B. C. D. 12、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  B.氧  C.铁  D.铝 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 B.9 C.10 D.19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的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 A.+5 B.+3 C.+1 D.-3 三醚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C、H、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属于有机化合物 Cl2—氯化B.2个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下列对化学用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B.N2—氮气 C.2H2O—2个水分子D.Mg2+—镁离子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46 C. —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 6 : 1 26、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的是(  ) A.氨(NH3)  B.二氧化氮(NO2)  C.硝酸钠(NaNO3)  D.五氧化二氮(N2O5) 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氮分子:2N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C.氧化铝元素的化合价:D.4个氢原子:2H2 对下列符号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N2 两个氮原子  B.2H 两个氢元素  C.2H2O 两个水分子  D.Ca2+ 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下列表示离子的是 H2O2 ②Si ③SO42- 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