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欧洲卒中组织关于颅内动脉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管理指引第.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7月 第9卷 第7期 605
·指南与共识·
2013年欧洲卒中组织关于颅内动脉瘤及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管理指南(第二部分)
1 2 1
姜睿璇 ,张娟 ,边立衡
【摘要】 作者单位
背景 伴或不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的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害健康的疾 1100050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病:其总发病率为每年9/100 000,在某些国家甚至可达每年20/100 000。保守治疗第1个月的死亡率
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为50%~60%。第一次出血后6个月内,约1/3未经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由于再出血死亡。与预后相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关的因素包括血管痉挛、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和其他并发症。本指南的目的在于为伴或不伴动脉瘤 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的SAH以及未破裂动脉瘤提供管理的全面建议。 通信作者
方法 通过Medline和Embase广泛检索1960-2011年的相关文献。编写组成员通过会面及电话会议讨 边立衡
blh389@
论推荐内容。检索结果根据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EFNS)的标准来分级。欧洲卒中组织指南委员会成员复审了本指南。
结果 指南提供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SAH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后等信息,对已破裂和未破
裂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做出了推荐。已明确几项影响动脉瘤生长和破裂风险的危险因素。本指
南提供了关于诊断、监护和一般管理(血压、血糖、体温、预防血栓形成、抗癫痫及激素使用)的相
关推荐。治疗应考虑手术时机、动脉瘤夹闭术和栓塞术。也对并发症包括脑积水、血管痉挛和迟发性
脑缺血等做了阐述。增加了关于非动脉瘤性SAH及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推荐。
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易继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这类患者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及时提供高
质量的诊治。指南提供了实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诊治破裂或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建议。应用
这些措施可以改善SAH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原发性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指南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4.07.013
(接上期) 显示对于入院时临床情况/神经系统功能较好
2.5.2 预防再出血的特异性治疗 治疗基本原 (WFNS Ⅰ~Ⅲ级)的患者,早期治疗(SAH后
则——及时处理动脉瘤 72 h内)较晚期治疗,患者预后更好。在WFNS
高达15%的患者在初次出血后的几小时内 分级更差(评分4~5)的患者中尽管差异无显
会再出血,即出血发生在运送患者途中或治疗 著性,但也可发现类似的趋势。即使更早期治疗
小组处理颅内动脉瘤之前。首次SAH后第一天 (SAH后12 h内)WFNS分级Ⅳ和Ⅴ的患者,也
存活的患者,再出血累积风险为35%~40%,死 不会增加幸存者不能自理的比例。尽管没有明
亡率约40%。4周后再出血的风险下降至每年 确的循证医学证据,专家共识一直以来认为应
3%。 该对临床分级较好的(WFNS Ⅰ~Ⅳ;Hunt
治疗动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