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格式整理
专业资料 值得拥有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现状与策略思考
今天举办这次活动,应该说意义重大的。首先我们必须要对这块的教学有个清晰的认识:我们目前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猛增,电话、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使处于地球两端的人近在咫尺,人与人之间交往之密切,是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而口语交际占了绝对的比重和优势。最近我常看中国教育频道1的《职来职往》节目,来那节目应聘的人有不少内富才华,可就是在与十八位达人交谈时不能善于表达自己而落选了。非诚勿扰期“憨厚哥不善交流被灭灯”的报道,均说明了口语交际的重要程度。小学阶段是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就更显得那么重要和紧迫了。
与大家回顾一下: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首次使用口语交际这一概念,代替了听说教学。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继续沿用“口语交际”这一说法,并且继续推进,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新理念进入《课标》的同时,新教材也相应出版,把“口语交际”编入教材,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材1-6年级课本的《语文园地》中,共安排口语交际活动86次。
虽然广大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口语交际教学刚起步近十年,我们平常又过于重视了阅读教学,因此教师缺乏经验,往往会出现以下的状况。
一、口语交际训练没有真正放入语文教学中,效果不佳
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必要性,但是没有深入细致地去研究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训练,没有意识到训练的重要性。于是,只在开辟的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往往针对口语交际上安排的训练题目让学生自己练习,过后检查一下了事,省事快捷。而且,老师们仅仅只是把目光投注在书本提供的几个认为学生好交际又不费时的训练内容上,隔三差五地开设一节口语交际课,平常的语文教学很少涉及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似乎成了语文教学之外的内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的其余环节中缓慢慢地或者说是得不到巩固和发展。
二、口语交际教学流于形式,缺乏质量
口语交际教学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能力、习惯、态度等。目前我们在教学中的训练大多还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首先,表现在训练的片面性上。有些教师训练时仍把口语交际在形式上等同于口头作文,学生自说自话,课堂中学生没有交际的意识,因而口语交际特有的应变性、灵活性、双向互动性在训练中不能体现出来,学生交际能力得不到发展。其次,训练没有照应到全体学生。教学表面上看,非常热闹,仔细一看,仅是一些尖子学生作了一番表演,大多数学生被“剥夺”了参与训练的机会。另外,还有教师本身的素质、训练手段方式的过于单调、农村小学生受局限性影响等原因。
三、以本为本,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模糊
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有些教师认为就是教材、就是课本,没想到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把握不确切,以致使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增强交际能力。有位专家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教师应将口语交际教学扩展到生活中去,不要以本为本,要想方设法地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坚持“回归生活”的理论。
四、惧怕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的难度
说起“口语交际教学”,教师的感觉是一个字“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班化教学开展不易,课堂纪律是个很大的难点。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倾听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小班教学又与复试教学的特点相冲突。在动与静上难以把握好。
2.教材中部分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与学生年龄阶段、能力不太相宜,也有的远离学生生活,或学生不感兴趣,学生表达欲望不强。
3.教材有些内容教学容量大,时间紧。有些口语交际的内容要上好它,需要花上几天甚至一个星期的师生准备,教师要花很多精力,只能简而上之。
4.有些内容需要学生去经历或资料的收集,这对一半的学生来说是无所适从的,没有书籍,没有网络,也有的找来后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照本宣读,失去了意义。
5.口语交际教学缺少统一的检测性评价,缺少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成功感。
面对如此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我们教师只有提高认识,不断探究,寻找到一些对策,才能得到较好的改观。下面我就谈谈如何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一、如何看待以下四个问题
1.口语交际教学中是以交际内容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
应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依据就是《课标》的总目标中早已明确表达清楚了,内容只是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