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高考地理专题精解:1.地球与地图3.pptx

发布:2017-07-11约5.47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地球与地图;五年高考;经纬网;经纬度;【规律方法】 经纬网的应用技巧 1.利用经纬网确定经纬线和地理坐标(位置) (1)确定经纬线;③数值法:方格经纬网(如图结合数值定经纬线,经线值不 能大于180°,纬线值不能大于90°,自西向东,经度增大, 为东经,经度减小为西经;自南向北,纬度减小为南纬,纬 度 增加为北纬)。;(2)定经纬度 ①定南北纬:a通过角标注记;b自转方向定南北半球,定出南北 纬;c弧顶法,无其他说明,一般北纬弧顶朝南,南纬弧顶朝北。 ②定东西经:a通过角标注记;b结合自转方向,东经向东递增, 西经向西递增。定出东西经。 ③对跖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纬度数 相等,南北纬相反)。;;(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此类图中,纬线表现为圆弧线,经线表现为放 射状直线,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 关键。如图所示,对A、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 判定步骤如下: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 短航线经过两极点,方向分三种情况: 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A到E。 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B到D。 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如A到C。 ;(2)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 a.同在北纬 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南方向。 ;b.同在南纬 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北方向。;4.利用经纬网判定距离 地球为近似球体,所有经线均为半圆,其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故可得出同一经线上 纬度差1°经线长度相差约111 km;所有纬 线均为圆,且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与 赤道关系可表示为L纬 =L赤·cos α(α为地理纬度),故可推得任一纬线圈上,经度差1°, 其长度约为111·cos α km。 (1)若A、B两点经度相同,则只要算出两点之间的纬度差,再用 纬度差乘以111 km即可。; (2)若A、B两点纬度相同,A、B两点间距离约为111·βcos α km,其中β为A、B两点间经 度差,α为A、B两点的地理纬度。 (3)若A、B两点经度不同,纬度也不同,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模糊估算。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例练1】某人幻想试图从(24°S,59°W)入地,并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且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1)~(2)题。 (1)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最可能看到下列何种景观(  ) ;解析 第(1)题,点(24°S,59°W)关于地心对称点为(24°N, 121°E),该点处在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竹子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所以A项符合题意。第(2)题,从点 (24°S,59°W)过北极点到达(24°N,121°E),共跨180°纬 度,每纬度差约为111千米,所以共飞行的距离为19 980千米。 答案 (1)A (2)B;二、地图的三要素;(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①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②若等压距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③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等高(压)距(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压)距(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3)比例尺的缩放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 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 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20 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 000=1/160 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2.方向 (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正北。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东西,经线定南北。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 是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数据 的数字。 ;【规律方法】 地球上的方向的判断方法 ;【例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