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一地图和地球.ppt

发布:2018-01-19约9.79千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一 地图和地球 《考试说明》中涉及本考点的知识点有: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时区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和北京时间;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在近几年高考中,涉及本考点的内容的命题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综合行、分析性和实用性明显加强。如时区计算、昼夜长短、根据经纬度判断位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等,特别是于现实联系密切的内容。 (1)C【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形的判读能力和球面距离的计算,难度适中。图中≥30℃的区域大约位于东经150°~160°之间,南北纬度跨度约13°~14°,所以南北最宽约为1 540千米。 (2)A【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知识,难度不大。图中甲地位于太平洋西侧,纬度较低,是热带气旋(台风)的高发区。 (3)B【解析】本题考查台风移动路径,难度不大。回忆教材知识,结合台风形成、高发的季节特征,可以判读台风移动的动力是东南季风的推动、或引导,所以向西北移动。 (1)A【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全球各个地区每年的日照时数大约为12小时,澳大利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都小于12小时,且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日照时数就会越少。由此得出结论:阴雨天气的多少影响着日照时数的大小。故选A。 (2)C【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判定,属于中等难度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注意确定各点的数值的大小,其中a处的大小为,a大于8小于9.b在闭合等值线9的内部 2.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步骤 说明 一看图名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二看疏密 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力越大 步骤 说明 三看走向   等值线弯曲方向与河水流向相 反;等值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步骤 说明 四看弯曲 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 切线法: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 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 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 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步骤 说明 四看弯曲 ②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 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 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 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图) 步骤 说明 五看闭合 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 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 值。如下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大于b,则M地 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 步骤 说明 六看递变 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七看特殊 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3.判读新等值线图时可借鉴已熟悉的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如读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时,完全可以运用判读等降水量线图的方法,因为一个地区天空云量的多少与降水量的多少大体上是一致的,云量多的地方降水量也多,云量少的地方降水量也就少。 例四.读某海域表层水温等值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30℃的区域南北最宽约为(??? ??? A.560千米?????? B.870千米?????? C.1 540千米?????? D.2 090千米[来源: (2)图中甲地易形成(??? ) ??? A.热带气旋?????? B.温带气旋?????? C.副热带高压?????? D.准静止锋 (3)甲处形成的大气系统水平移动方向主要是(??? ) ???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例五.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1)~(3)题。 (1)影响各地年均每日日照时数均不足12小时的直接因素是(??? ) ??? A.降水 ??????????????B.地形?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