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原理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doc

发布:2017-05-27约3.21万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指导书 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2013年8月 前 言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类、非机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由课堂理论教学、实验以及课程设计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实验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指导书》是在参考了有关院校同类教材(讲义)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我校实际,经重新整理编写的。分机械原理实验(含实验一、二、三、四、五、六)和机械设计实验(含实验七、八、九、十、十一)两部分,各专业、各门课程可根据需要选取相应的实验项目。 学生在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教材及本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仪器设备使用和操作方法。 目 录 机械原理实验部分: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1 实验二、机构(曲柄滑块、导杆、凸轮)运动参数测量实验 3 实验三、 渐开线齿轮齿廓范成形成原理实验 14 实验四、 机构方案设计实验 16 实验五、 机械传动原理方案设计实验 21 实验六、机械动平衡实验 27 机械设计实验部分: 实验七、带传动实验 38 实验八、机械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41 实验九、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 45 实验十、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50 实验十一、减速器装拆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一些机械(例如缝纫机、泵等)的典型机构的拆装与测量,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2)加深对机构组成原理的理解; 3)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实验验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掌握机构的演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机构的运动与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构件之间的联接方式及相对位置、运动副数目及类型有关。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只要知道构件的运动尺寸,而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就可用一些简略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来表示机构的运动特征。 三、实验设备 1)典型机械实物若干台; 2)量具; 3)铅笔、三角尺、橡皮、草稿纸等。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先在待测绘的机构上确定一个基准点,手动使得机械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依据运动链,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以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特点,确定采用的运动副的类型; 3)在草稿纸上,徒手按机械原理课程规定的符号,按照构件的连接顺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并用数字1、2、3、…分别表示各构件,用字母A、B、C、…分别表示各运动副; 4)借助工具,详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运动尺寸(例如某构件两铰链之间的直线距离); 5)取一合适的比例尺,按照测量出的尺寸,在绘图纸上,先选定原点位置,从原动件开始,对原动件为转动构件者,任意选定其方位角,对原动件为移动件者,先绘出导路方向线,依据构件之间的联接顺序,绘制出各个构件并标号,形成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6)对指定的几种机器或机构,按比例尺绘制出两种以上机构运动简图,其余可凭目测,绘制出相应的机构示意图; 7)计算出各个机构的自由度,并与实际机构相对照; 8)对上述机构进行必要的机构演化及结构分析(例如,高副低代、分离杆组、确定杆组和机构级别等)。 五、实验数据处理 1)按照选定的比例尺,准确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机构示意图、可能的演化机构图; 2)正确计算出机构的自由度。 六、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1)实验中要态度端正,认真操作,一丝不苟; 2)要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实事求是,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3)遵守实验纪律,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操作,爱护实验设备,注意操作安全; 4)按照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一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