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应用》教学大纲.docx
1
《数据库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DatabaseApplication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48/3/3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16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程序设计I
后续课程支撑: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量化金融交易策略分析
授课时间:1-16周,周一5-7节
授课地点:机电楼401
授课对象:2023经济与金融1、2班;
开课学院:粤台科技产业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詹茂森/讲师、工程师、实验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
2.每次发放作业时,共性问题采用集中讲解方式;3.采用微信群或者单独微信私聊答疑辅导;
4.办公室预约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万常选、廖国琼、吴京慧、刘喜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级规划教材)教学参考资料: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
[2]李红编著.《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DatabaseSystemConcepts》(Ed.5)。AbrahamSilberschatz,HenryE.Korth著。杨冬青,唐世渭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4]《AnIntroductiontoDatabaseSystem》(Ed.3).C.J.Date著。孟小峰,王珊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
[5]《DatabaseSystemsTheCompleteBook》。HectorGarcia-Molina,JeffreyD.Ullman,JenniferWidom著。Pretice-HallInc。岳丽华,杨冬青,唐世渭,徐其钧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讨论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标准SQL语言、数据库建模、关系数据理论与模式求精、关系数据库设
计、查询处理与查询优化、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事务管理与数据库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等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1:
掌握关系模型、关系代数和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思想及实现方式;能够解释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事务管理与恢复、并发控制等数据库管理与控制的思想、实现技术。
B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应用,以及经济与金融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1公共能力,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对英语具有听、说、读、
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思考、价值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与对失败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与自我提升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分析、处理能力。
目标2:
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任务要求;能够学会运用数据库理论知识和技术,开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
B4工具性知识,掌握现代文献资料检索、查询的方法;具备办公软件及科研软件运用;提升计算机编程、云端运算、金融大数据分析、财金资料库检索与分析方面的知识。
C2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能把学到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目标3:
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掌握标准SQL语言;培养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推动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B6专业知识,顺应智能金融的趋势,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与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参与金融投资竞赛与市场实操能力、投资分析师养成教育。
C3创新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术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有一定的通过调研、挖掘和发现市场需求,从而进行创新应用金融商品开发的能力;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相融合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
3
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师
学时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教学模式线下/混合式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程目标
1
数据库系统概论
詹茂森
3
重点: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
难点:数据库系统结构
线下
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
目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