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数据库及应用教学大纲.docx
SQLServer数据库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SQLServer数据库及应用
2.课程代码:[具体代码]
3.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4.学分/学时:[X]学分,[X]学时
5.适用专业:[专业名称]
6.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名称]
7.课程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SQLServer数据库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开发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数据库基础(8学时)
1.数据库系统概述(2学时)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程: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数据独立性高、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控制。
2.数据模型(3学时)
-概念模型: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如实体、属性、码、实体型、实体集、联系等;E-R模型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和设计步骤。
-逻辑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优缺点及实例分析。
-物理模型:数据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3.关系数据库(3学时)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元组、属性、域、码、分量、关系模式。
-关系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笛卡尔积)和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
(二)SQLServer基础(10学时)
1.SQLServer简介(2学时)
-SQLServer的发展历程:各版本特点及应用场景。
-SQLServer的体系结构:服务器组件、数据库引擎、分析服务、集成服务、报表服务等。
-SQLServer的安装与配置:安装前准备、安装过程、配置工具(SQLServer配置管理器、SQLServer管理工作室)。
2.SQLServer数据库管理(4学时)
-数据库的创建与删除:使用SQLServer管理工作室创建数据库、删除数据库;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库。
-数据库的修改:修改数据库的名称、所有者、大小、文件组等属性。
-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管理:添加、删除、修改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文件的自动增长和收缩设置。
3.表的创建与管理(4学时)
-表的基本概念:表的结构、列、数据类型、约束等。
-使用SQLServer管理工作室创建表:定义表结构、设置列属性、添加约束(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检查约束、默认约束)。
-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表:CREATETABLE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
-表的修改与删除:修改表结构(添加列、删除列、修改列属性、修改约束);删除表。
(三)SQL语言基础(12学时)
1.SQL概述(2学时)
-SQL的发展历程:结构化查询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SQL的特点:一体化、高度非过程化、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SQL的组成部分: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
2.数据定义语言(DDL)(3学时)
-表的创建、修改与删除:复习使用SQLServer管理工作室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修改和删除表。
-视图的创建与管理:视图的概念、作用;使用SQLServer管理工作室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视图、修改视图、删除视图;视图的查询和更新操作。
-索引的创建与管理:索引的概念、作用、分类;使用SQLServer管理工作室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索引、修改索引、删除索引;索引的使用注意事项。
3.数据操纵语言(DML)(5学时)
-数据查询: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结构(SELECT子句、FROM子句、WHERE子句、GROUPBY子句、HAVING子句、ORDERBY子句);简单查询、条件查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