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7个学生,其中男生5 人,女生2人。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具体目标:
情感态度方面: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惜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然、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方面: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知识与技能方面: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方面: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的理念。
2、遵循教材开放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五、教学安排:
单元主题 活 动 主 题 活 动 内 容 课时 备注
我
生
活
的
地
方
1、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A.说说我的家乡 2 B.画画我的家乡 C.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
2、美丽的重庆 A.家乡物是座山水城 2 B.家乡美景真迷人 C.建设家乡新农村
3、我的家乡物产多 A.我的家乡产什么 2 B.家乡物产展示会 C.富饶的重庆
4,我家门前新事多 A.我们小区的变化 B.我们村里的变化 C.我们学校的变化 D.家乡路得变化
5.可爱的桥都 A.桥梁博物馆 B.重庆的“桥梁之最”
让
家
园
更
美
好
6、我们的大地妈妈 A.大地妈妈养育了我们 2 B.大地妈妈哭了 C.小调查 D.家乡的环境问题
7、美化家园 A.给垃圾找家 2 B.废旧物品再利用
8、花草树木点头笑 A.森林舞会 3 B.花草树木本领大。 C.我是护绿小卫士 D.绿色重庆行动
9、我和动物交朋友 A.我喜欢的动物 3 B.明明和小鸟的古树 C.长颈鹿妈妈的诉说 快
乐
的
少
先
队
员
10、鲜艳的红领巾 A.我们是少先队员 3 B.红旗一角的故事 C.歌乐山下的英烈 11、红领巾胸前飘 A.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3 B.红领巾告诉我
12、快乐的“六一” A.我们饿节日
4 B.让我们关注 我
们
在
成
长 13、我们长大了 A.成长大看台。 2 B.我懂事了。 14.暑假生活我安排 A.我的暑假计划 2 B.大家出主意
第一课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图片。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