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进展.doc

发布:2018-01-27约3.8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进展 万莉 (上海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上海 200010)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395-0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最常见的后果是慢性溃疡,最严重的结局是致残甚至截肢。我国报道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8.57%[1]。据统计,全球每30秒钟就会在某地发生一例因为糖尿病而丢失肢体的事件[2]。糖尿病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现已成为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糖病病足的发生降低截肢率,是护理上急于解决的问题。   1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筛查   1.1 高危因素分析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谢紊乱、创伤感染等密切相关。我国糖尿病足病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者[3]。张喜英等[4]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FIB)、收缩压(SBP)、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对糖尿病足的发生有保护性作用。李晓岚等[5]研究显示糖尿病组周围神经病变(DPN)、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糖尿病肾病(DN)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老年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与FIB、ASO等因素有关。戚超英等[6]研究结果显示血糖的控制情况、合并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独立高危因素。创伤和感染常是糖尿病足溃疡的诱因,而引起创伤的原因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缺乏足部防护意识有很大关系,研究显示糖尿病足发病时有明显物理性损伤,其中以剪指甲伤、鞋檫伤多见,而足部任一微小的伤害都可引起溃疡或感染,有时甚至需要截肢[7,8]。   1.2 预防性评估   1.2.1 定期筛查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均建立患者个体资料档案,进行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筛查。坚持对患者每年进行1次全面的足检查;对高危人群者应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足部,如一旦出现足外伤,更应及时就医[9]。屈明静[10]设计了糖尿病足部危险因素评估表,用于量化评估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性,该评估表较临床经验判断更科学可靠。   1.2.2 预防性检查   1.2.2.1 神经系统检查 评估方法包括:①10g尼龙丝检查法,其作为国际通用的评价手段,是初步筛查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②利用音叉或生物振动阈测量仪定量测出患者振动感觉。吴佩娴[11]等提出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预警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这些感觉神经功能评估异常者缺少保护性感知觉属于糖尿病足溃疡的高危人群[12]。阮亚芬等[13]提出128音叉联合10g尼龙丝检查较单项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会影响诊断的可靠性,可推荐用于门诊及住院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   1.2.2.2 评估足胼胝和足底压力 让患者站在有多个压力敏感器的平板上,或在平板上行走,通过扫描成像并传输入计算机,足底的受压/非受压区域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不同的颜色,以此来分析患者有无足底压力异常,并通过分析步态进行足底压力异常的矫正[14]。研究表明去除足底胼胝后,局部压力可以减轻,从而避免足溃疡的发生[15]。   1.2.2.3 评估下肢血管供血情况  评估方法包括:①通过触诊、扪及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②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ABI)是非常有价值的客观反映下肢血压与血管状态的指标。③血管超声和造影检查可用于了解下肢血管闭塞程度、部位和有无斑块。④跨皮氧分压也能反映周围动脉的供血。童小英等[16]研究显示踝肱指数le;0.5或>1.31可作为糖尿病足危险人群的标志,用于早期预测糖尿病足的发生。早期下肢周围神经和多普勒血管检查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率[17]。   2 危险因素筛查意义   2.1 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足发生的病理基础,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通过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即有利于定期对患者进行足部危险因素筛查和评估,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又可以通过有目的地教会患者识别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简单方法从而早期自我发现足部危险因素。定期足部筛查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关键,故足病的危险因素筛查已作为糖尿病足预防的第一步[18]。   2.2 利于提高遵医行为,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展   由于糖尿病足的出现是一个缓慢过程,在短期内看不到严重后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