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复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元复习;第一节 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1、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2)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8、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2)正确使用方法:
①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
② 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③ 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齐为止;
④ 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注意的事项:
(1)不能猛力拉弹簧,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应该抽动刻度盘进行调零。
(3)称量前,应先将弹簧来回拉几下,以免弹簧被卡壳。;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1、重力的产生及其大小: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产生:牛顿发现,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按照这个理论,地球对地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我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mg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① G—重力—牛顿(N ) ② m—质量—千克(kg ) ③G= 9.8N/kg ,意义是:每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9.8N 说明:①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②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可取10N/kg 。
;2、重力的方向与重心:
(1)重力的方向: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下的方向。
(2)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来说,重心一般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3、摩擦分类: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对在它表面上滚动的物体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静摩擦: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静摩擦力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无限地增大,当推力增大到超过最大静摩擦时,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可以假设接触面光滑,然后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知静摩擦力方向与物运动方向相反。
;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把接触面弄粗糙些或增大压力。
5、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是:
(1)用滚动代替滑动(因为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2)把接触面做光滑些,或用油膜或气垫等把相互摩擦的物体彼此隔开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习题;2.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向上抛出的排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C、空中飞行的蜜蜂不受重力作用
D、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分析】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和C选项是错误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环所在圆的圆心上,故A选项错误;重力是地球对地球附近的物体施加的力,其施力物体是地球,故D 选项正确。
【解】D;;【分析】上图中物体A、B、C分别相对于地面、斜面、墙面均处于静止状态,但其中物体B、C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B、C受摩擦力,而A物体不受摩擦力。我们可以继续分析,假设接触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