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知识树.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 上册 语文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7 板书设计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1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立体整合 前后联系 内容概括 理清顺序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训练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怎样看待问题?怎样想问题? 前立 后体 联整系合 1 教材分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内容概括 理清顺序 1 教材分析 开鲁县工农小学 编写意图 1 教材分析 一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特点,性格特点的不同。 二是让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开鲁县工农小学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7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2 学情分析 已有能力 二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喜欢读书和表演。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情分析 开鲁县工农小学 生活经验 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能做出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够找出人们身上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2 学情分析 开鲁县工农小学 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读课文能够找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特点。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体会性格特点还需要老师的点播和指导。 教师要结合课前预习、学生的生活经验、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细致地引导,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运用朗读质疑讨论想象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2 学情分析 开鲁县工农小学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7 板书设计 8 本课得失 6 教学设计 结合学段目标、单元导读、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2. 3. 会认8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10个生字。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3 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写好生字。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样子。 学习默读课文,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特点、性格特点等。继续写字,完成检测练习。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道理。 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7 板书设计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复习导入,明确目标(5分钟) 精读感悟,探究结果(15分钟) 再读再思,深入总结(10分钟) 课堂总结,达标检测(10分钟) 4 教学模式 开鲁县工农小学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7 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 5 教学方法 感悟朗读法 读书指导法 创设情境法 朗读质疑 讨论想象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7 板书设计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6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夯实基础知识,复习巩固学过的生词,更好的积累词语。明确学习要求和目标,师生心中有努力的方向。 二、出示目标(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看拼音写词语,并订正。 6 教学设计 以“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特点以及它们所说的话”为落脚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思考、讨论、交流。 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性格特点。 设计理念: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特点以及它们说的话,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特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情感。 三、理解课文,感情读文(第二课时) 6 教学设计 说一说身边人的长处和短处。 总结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设计理念: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文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四、释题,升华主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