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pdf
2024年3月(综合版)Mar.2024
第24卷第1期JournalofHebeiUniversityofEconomicsandBusiness(ComprehensiveEdition)Vol.24No.1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李玲玉1,2
(1.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67;
2.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重庆400067)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化趋势、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大数据、
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创新发
展,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精准、高效,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提供了契机。目前
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面临着数据获取难度大、信息茧房阻碍大、数字治理保障难等现实困境。数
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通过健全推进数字思政的体制机制、树立适合数字思政的教学
理念、培育具有数字素养的教师队伍、搭建优质数字资源的教学平台等途径实现。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4)01-0061-07
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
重要突破口”[1]。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强调要“推进教
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教
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把“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赋能”纳入2023年工作要点,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