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基本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教学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选题
(一)例题
1.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答案] D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即用它去指导实践。如果实践的结果与预期效果相符合,那么,指导实践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因而,答案D是符合题意的。
2.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B
[解析]本题所要考查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请注意题干的“强调”这一关键词,巴斯德在这里并不否认感性认识在观察事物中的作用,但他所强调的是理性认识在认识事物中对感性认识所起的指导作用,因而选项B是最符合题意的。
(二)练习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 )。
A.矛盾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3.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C.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4.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 )。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5.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的 ( )。
A.一元论 B.多元论 C.主观真理论 D.实用主义真理论
6.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 ( )。
A.相对性 B.阶级性 C.主观性 D.绝对性
7.“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是 (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
A.诡辩论的观点 B.实用主义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9.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 ( )。
A.它具有客观实在性 B.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D.它具有社会历史性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具体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二、多选题
(一)例题
1.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部分关于认识的本质、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