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_认识世界及改造世界.ppt

发布:2017-06-02约6.92千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谬误的含义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 谬误 符合 不符合 主观 客观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 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三)真理与谬误 认识 真理 谬误 互为条件 互相依赖 互相转化 泾渭分明 互相对立 发展 发展 结果 结果 性质 性质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孔子 亚里斯多德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检验真理? 权威标准 众人意见标准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检验真理? 实用标准 胡适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名的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检验真理? 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检验真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主观认识 客观对象 相符合 实践 (主客观的中介、桥梁) 真理 不相符合 谬误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标准的补充:逻辑证明 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鸭嘴兽是哺乳动物 鸭嘴兽是胎生的 哺乳 卵生 水果都含有维生素 梨是水果 梨含有维生素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实践标准的历史性和具体性 外星人 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实践 实践主体 实践中介 实践客体 主体趋向客体:认识关系 客体趋向主体:价值关系 价值如何产生 (一)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关系—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的关系 客观事物的属性 人 意义 价值的特性: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与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价值评价的含义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判,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2.价值评价的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 实 践 激励 制约 导向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2.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所谓真理的尺度,就是在实践活动中追求“真实”。 所谓价值的尺度,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包含主体的目标,追求“满足主体的需求” 。 真理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是制约人们实践活动的两个根本尺度。 第三节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在根据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关键在于尊重实事,全面深入地把握实事。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一)对待真理的唯一正确态度是既坚持又发展 (1)为什么说对待真理的唯一正确态度是既坚持又发展 (2)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内在统一的 (二)在实践中坚持真理:捍卫真理和实践真理。 (1)要为真理而斗争 (2)努力实践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 (2)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3)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人类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改造客 观世界 改造主 观世界 表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表象 知觉 回忆再现 望梅止渴 谈虎色变 (3)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案例分析:舍罕王在小数字面前吃大亏 1+2+22+23+24…...+263= 18446744073709551615粒 大约四百多万亿斤 客观对象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间接性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理性认识的概念 水果 (2)理性认识的形式 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思维的“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水果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