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丹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观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紫叶丹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观察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宁夏银川 750001
【摘 要】目的:观察紫叶丹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恩替卡韦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紫叶丹胶囊治疗,两组治疗第12周时观察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比较两组治疗2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DNA)水平较基线下降率。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2周时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lt;0.05)。治疗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V-DNA水平较基线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紫叶丹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肝,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及降低HBV-DNA的水平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肝炎;乙型;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全球每年有1000-3000万人口感染乙肝病毒,约有15%~40%将发展成为肝衰竭、肝硬化或者肝癌,每年有100万患者死于乙肝及其并发症[1-2]。因此,乙肝已成为全球第十大死亡原因,所以抗病毒治疗对乙肝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临床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多为西药,存在价格高,易耐药,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国内一直探索应用中药制剂治疗乙肝,并已取得了一定疗效[3]。2015.06-2016.01,我们应用紫叶丹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并与单纯应用恩替卡韦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就诊于我院感染科的乙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8-42岁;病程2-10年,主要症状体征:乏力38例,口苦口干17例,食欲不振34例,腹胀23例,肝区不适48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18-42岁;病程2-10年,主要症状体征:乏力32例,口苦口干13例,食欲不振36例,腹胀27例,肝区不适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1.2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为慢性乙肝的患者(HBsAg 阳性、ALTlt;10倍正常值上限),中医辨证属湿热內藴兼气阻血瘀型者,未曾接受过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排除标准:总胆红素gt;3倍正常值上限者;正在服用同类中成药的患者;肝癌和合并有其他病毒感染或有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恩替卡韦片(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5g/片),1片/次,1次/日。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紫叶丹胶囊(北京汉典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0.5g/粒),5粒/次,3次/日。2组连续治疗24周。
1.4 观察指标 2组治疗第12周时观察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比较2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V-DNA水平较基线下降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结果以Plt;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V-DNA水平较基线下降率比较
经治疗后,治疗组:ALT复常者为50例,占100%;HBV-DNA水平较基线下降者为46例,占92%;对照组:ALT复常者为41例,占82%;HBV-DNA水平较基线下降者为35例,占70%。治疗组复常率及HBV-DNA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
2.2 2组治疗第12周时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第12周时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lt;0.05)。
讨论
乙肝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不易根治且易发展成为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生理及经济负担。目前临床治疗乙肝的主要原则为长期抑制HBV,减轻患者肝细胞坏死等情况,避免发生肝癌等并发症[4]。
紫叶丹胶囊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六类新药。药物由叶下珠、云芝、丹参、紫叶草四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