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县埔心国小九十五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自然与生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彰化縣埔心國小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計畫表
起訖週次 主題 單元名稱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六大議題 第一週 一、力的作用
1.發現力的作 1-2-1-1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1-2-2-1運用感官或現成工具去度量,做量化的比較
1-2-2-3了解即使情況一樣,所得的結果未必相同,並察覺導致此種結果的原因
1-2-3-1對資料呈現的通則性做描述(例如同質料的物體,體積愈大則愈重…)
1-2-3-3能在試驗時控制變因,做定性的觀察
1-2-4-1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1-2-5-2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2-2-1-1對自然現象作有目的的偵測。運用現成的工具如溫度計、放大鏡、鏡子來幫助觀察,進行引發
3-2-0-1知道可用驗證或試驗的方法來查核想法
3-2-0-3相信現象的變化,都是由某些變因的改變所促成的
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5-2-1-2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6-2-3-1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
7-2-0-2做事時,能運用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3 1.塑膠尺
2.海灘球
3.油土
4.橡皮筋 1.能否察覺出生活中處處有力的存在。
2.能否傳遞物體受力後會產生形狀的改變。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第二週 一、力的作用
2.力與運動 1-2-2-1運用感官或現成工具去度量,做量化的比較
1-2-3-2能形成預測式的假設(例如這球一定跳得高,因…)
1-2-3-3能在試驗時控制變因,做定性的觀察
1-2-4-1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1-2-4-2運用實驗結果去解釋發生的現象或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1-2-5-2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3-2-0-1知道可用驗證或試驗的方法來查核想法
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5-2-1-2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
6-2-2-1能常自問「怎麼做?」,遇事先自行思考解決的辦法
6-2-3-1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
7-2-0-2做事時,能運用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3 1.躲避球或海灘球
2.彈珠
3.吸管
4.紙團
5.迴紋針
6.磁鐵 1.能否察覺力可以使物體的位置改變。
2.能否說出所觀察到的磁力現象。
3.能否說出生活中應用磁力的物品。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第三週 一、力的作用
3.會動的玩具 1-2-1-1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1-2-4-1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1-2-5-2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2-2-5-1利用折射、色散,電池、電線、燈泡、小馬達,空氣或水的流動等來設計各種玩具。在想辦法改良玩具時,研討變化的原因,獲得對物質性質的了解,再藉此了解來著手改進
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5-2-1-2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6-2-2-1能常自問「怎麼做?」,遇事先自行思考解決的辦
7-2-0-3能安全妥善的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
3 1.一種會動的玩具(不需要電力)
2.剪刀
3.橡皮筋
4.牛奶盒
5.吸管
6.竹籤
7.飲料杯 1.能否完成玩具製作。
2.能否清楚傳達自己製作的玩具所應用的力。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家政教育】4-2-5激發對家庭或生活問題的好奇心及敏銳的觀察力
第四週 二、浮力
1.發現浮力 1-2-2-1運用感官或現成工具去度量,做量化的比較
1-2-4-2運用實驗結果去解釋發生的現象或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1-2-5-1能運用表格、圖表(如解讀資料及登錄資料)
3-2-0-1知道可用驗證或試驗的方法來查核想法
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6-2-1-1能由「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等角度詢問,提出可探討的問題
6-2-2-2養成運用相關器材、設備來完成自己構想作品的習慣
7-2-0-3能安全妥善的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
6.比比看,兩者刻度有什麼差異?說說看,刻度大小與拿起來的感覺有什麼相關?
7.為什麼在水中的重物用彈簧秤量起來會比較輕?
8.歸納浮力可以使物體變輕的原理。 3 1.彈珠
2.橡皮筋
3.彈珠網袋
4.彈簧秤
5.水箱 1.能否察覺有些物體在水中會浮起來,有些不行。
2.是否能發覺浮力可以使物體變輕。
3.能否觀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