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滚动卷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滚动卷三
一、选择题
美国计划2030年将人类送上火星为此于2015年6月8日进行了“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实验。据此完成第1题。
火星属于( )
恒星 B.行星
卫星 D.星云
解析 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行星是指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卫星是指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由此可以判断火星属于行星。
答案 B
太阳光球层中比周围平均温度低的高速气体漩涡是指( )
黑子 B.耀斑
台风 D.太阳风
解析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太阳光球层中比周围平均温度低的高速气体漩涡就是指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台风发生在地球的大气层。
答案 A
下列地形地貌在地垒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是( )
日本富士山 B.华山西峰
C东非大裂谷 D.渭河谷地
解析 本题考查地貌的形成。富士山是火山东非大裂谷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堑华山是断层形成的地垒。
答案 B
亚洲东部季风环流的成因主要是( )
地形的起伏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洋流的强弱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解析 本题考查亚洲东部季风环流的成因。亚洲东部地区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
答案 B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通过建蓄水池来缓解城市内涝。该措施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降水 B蒸发
径流输送 D.水汽输送
解析 城市内涝主要是由于地表径流不能及时排出而引起的因此城市通过建蓄水池来缓解城市内涝改变的主要是地表径流输送。
答案 C
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爬行动物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
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解析 新生代时期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时代是中生代;海藻类是在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裸子植物时代是在中生代。
答案 B
下图a为某地海陆水循环示意图为该地甲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7~8题。
该区域( )
地势起伏大 ②冰川侵蚀作用强 ③夏季降水多 河流含沙量大
C.①③ D.②④
8.若甲山森林急剧减少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将主要有( )
坡面汇流速度加快水汽输送量减少蒸腾、蒸发量加大
地下径流减少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7题由自然8题植被破坏会使蒸腾、蒸发量减少对水汽输送量影响不大。
答案 7.C 8.D
(2016·8月温州选考模拟)读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从浙闽丘陵至东西伯利亚自然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体现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图甲处的植被最可能是( )
灌丛草甸 B.高山草原
高寒荒漠 D.高山冰雪
解析 第9题此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从浙闽丘陵到东西伯利亚植被表现为由亚热带阔叶林到温带针阔混交林再到亚寒带针叶林南北方向10题此题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甲位于树线以上因此植被表现为向草原过渡为灌丛草甸。
答案 9.C 10.A
(2016·丽水高二期末)下图为碳元素的地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项组合是( )
C.②④ D.③④
12.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降低②环节的是( )
城市绿地的建设 B.私家汽车的推广
新型能源的利用 D.退耕还湖的实施
解析 第11题图中①为火山活动向大气中释放CO为燃烧化石燃料排放CO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为大气中的CO进入海洋生态系统。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②和③。第12题新型能源的利用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从而CO2的排放。
答案 11.B 12.C
(2016·杭州质检)巧克力山是由石灰岩和不透水粘土构成的高度不足120米的圆锥形小山丘。山麓森林茂密山上长草不长树。每年旱季野草枯萎时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读图回答13~14题。
巧克力山“长草不长树”现象反映的是( )
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形成该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气候 B.地形
土壤 D.人类活动
解析 第13题受地面物质组成的影响局部自然地理要素异常反映了地方性分异规律。第14题由材料中“石灰岩和不透水性粘土”可知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答案 13.C 14.C
下图为新疆某区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山前冲积扇绿洲。读图完成15~16题。
关于该山前冲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主要形成原因是风力堆积
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较大
该山前冲积扇绿洲的分布体现的是(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
解析 第15题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