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茶诗茶联一个课时.doc

发布:2017-06-12约1.4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茶诗茶联 学习目标:学会欣赏茶诗茶联, 了解中国的茶诗茶联,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古体诗联,掌握意义。 学习内容: 茶诗 如何欣赏茶诗和茶联:诗和对联是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势之一。欣赏时应注意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对象、写作的思想意蕴及作品的现实意义。 中国最早关于茶的诗句:西晋左思的《娇女》:心为茶郗剧,吹嘘对顶 1、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华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2、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啜(CHUO):小口喝 桁(heng):檀 3、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4、唐代元稹的一首宝塔诗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茶。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白居易与茶诗: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是白居易。 有人统计,白居易存诗二千八百首,涉及酒的九百首;而以茶为主题的有八首,叙及茶事、茶趣的有五十多首,二者共六十多首。可见,白居易是爱酒不嫌茶。《唐才子传》说他“茶铛酒杓shao不相离”,这正反映了他对茶酒兼好的情况。在白氏诗中,茶酒并不争高下,而常像姐妹一般出现在一首诗中:“看风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自题新昌居止》)。又说:“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和杨同州寒食坑会》)。前者讲在不同环境中有时饮酒,有时饮茶;后者是把茶作为解酒之用。 白居易终生、终日与茶相伴,早饮茶、午饮茶、夜饮茶、酒后索茶,有时睡下还要索茶。他不仅爱饮茶,而且善别茶之好坏,朋友们称他为“别茶人”。从艺术角度说,白居易发现了茶的那些妙趣呢? 白居易是以茶激发文思。 “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 是以茶增修养。 他在《何处堪避暑》中写道: 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 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 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 以茶陶冶性情,于忧愤苦恼中寻求自拨之道,这是他爱茶的又一用意。所以,白居易不仅饮茶,而且亲自开辟茶园,亲自种茶。他在《草党纪》中就记载,草堂边有“飞泉植茗”。在《香炉峰下新置草堂》也记载:“药圃茶园是产业,野麝林鹤是交游”。饮茶、植茶是为回归自然情趣。 茶联 从来名士能萍水, 自古高僧爱斗茶。 ----郑板桥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有一茶室,名曰秀翠堂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广东珠海市南山山径的茶亭 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湖北宜城两家茶店有两副别具一格的茶联: 吸烟有害,花钱买病; 饮茶有益,醒脑提神。 送茶送水,热情备至; 问寒问暖,体贴入微。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为一家会客室门柱上书一茶联: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竹雨松风蕉叶影 茶烟琴韵读书声。 秋夜凉风夏时雨 石上清泉竹里茶。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烟荡俗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