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开展安全保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情况报告.docx
研究报告
PAGE
1-
税务局开展安全保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情况报告
一、工作背景
1.1工作目的
(1)本次税务局开展安全保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税务系统内部安全保密意识,提升安全保密管理水平。通过全面排查系统内部存在的安全保密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并消除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安全隐患,确保国家税收信息安全、税务干部个人信息安全以及税收工作顺利进行。
(2)工作目的还包括建立健全安全保密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强化安全保密责任追究,推动税务系统安全保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同时,通过排查工作,增强税务干部对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全体税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为构建安全稳定的税收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3)此外,此次排查工作还旨在加强税务系统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安全保密工作合力。通过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研究解决安全保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确保税收信息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为税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工作依据
(1)工作依据首先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安全保密工作的法律地位、基本要求和法律责任,为税务局开展安全保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
(2)其次,工作依据还包括国家税务局总部的相关文件和通知,如《税务系统安全保密工作规定》、《税务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等,这些文件和通知对税务系统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本次排查工作提供了操作指南和标准。
(3)此外,工作依据还包括税务局内部制定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如《税务局安全保密管理办法》、《税务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明确了税务局安全保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为排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税务局还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近年来的安全保密工作实践经验,形成了针对性的排查工作措施。
1.3工作意义
(1)开展税务局安全保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有助于确保国家税收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排查,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税务系统内部的安全隐患,防止税收信息泄露和滥用,保护国家经济利益。
(2)其次,此次排查工作对于提升税务系统整体安全保密意识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全面排查,使全体税务干部深刻认识到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保密、人人参与安全保密的良好氛围。
(3)最后,工作意义还体现在促进税务系统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排查,可以查找出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推动安全保密制度体系的完善和落实,从而提高税务系统整体管理水平,为税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组织与实施
2.1组织领导
(1)组织领导方面,税务局成立安全保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推进整个排查工作,确保排查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排查工作。办公室设在办公室管理科,由管理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各部门、各科室的排查工作,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办公室还负责收集、整理、分析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3)为确保排查工作取得实效,税务局要求各科室、各分局成立相应的排查工作小组,由科室或分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本部门、本分局的排查工作。各小组要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排查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同时,各小组要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排查进展情况,以便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调整工作策略。
2.2工作方案
(1)工作方案明确,税务局安全保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排查阶段和整改阶段。在准备阶段,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明确排查范围、内容、方法和时间节点,并对参与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排查工作有序开展。
(2)排查阶段,按照工作方案,税务局对信息系统、办公场所、保密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保密制度执行情况、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确保各项安全保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开展专项检查,针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排查,不留死角。
(3)整改阶段,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对一般性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对重大问题,要制定专项整改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整改结束后,进行复查验收,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防止问题反弹。
2.3时间安排
(1)时间安排方面,税务局安全保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总时长为三个月。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