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展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排查调处工作的情况汇报.docx

发布:2017-02-22约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展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排查调处工作的情况汇报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电视电话会议关于开展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调处的有关精神,有效化解当前影响我县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切实加强公共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案件、各类矛盾纠纷和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在上半年尤其是在省市电视电话会议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今年以来,我们从构建“和谐兴县”的角度,在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平安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始终坚持信访联席会议和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同时,积极构建农村维稳、综治、调解三大格局,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调处工作。上半年,几项重点指标实现了“五个为零”:即进京集体访为零,进京非正常上访为零,在全国、省、市“两会”和重要节日期间上访为零,安全生产事故为零,凶杀案为零。信访工作实现了“三个下降”:进京个体访3案次,同比下降50%。去省集体访3批25人次,同比批量下降57%,人次下降57%;个体访3案次,同比下降77%。去市集体访6批64人次,同比批量下降13%,人次下降68%;个体访20案次,同比下降18%。省市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层层发动。7月20日省市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县在第二天分别召开了县四大班子领导联席会议及乡镇、科局领导参加的案件交办会,会上传达并学习了省市领导的讲话,县委、县政府强调,必须从讲政治高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各级“一把手”工程,把这次专项行动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在这次动员会议后立即开始地毯式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县委要求在此期间各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党政主要领导坚守岗位,外出必须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假,同时加强值班值宿,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置。二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我县成立了XXX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四个班子的相关领导组成,成员由县综治委成员单位和县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另外,每名县级领导都划定了责任区。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和工作需要,领导小组又下设了十个工作小组和一个办公室。其中四个小组是按照省市的模式设立的,成立了信访案件、矛盾纠纷排查小组,由县信访办具体负责;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小组,由县公安局具体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小组,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具体负责;责任追究小组,由县纪委、监察局具体负责。此外,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又增设了六个小组,成立了督查检查小组,由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具体负责;企事业转制和工资社保工作小组,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局、人事局、财政局、民政局具体负责;土地征占承包工作小组,由县国土资源局、农村经济发展局和水利局、林果局具体负责;城改拆迁建筑工作小组,由县城乡建设管理局、财政局具体负责;涉法涉诉工作小组,由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具体负责;文教卫生工作小组,由县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具体负责。这十个专门工作小组的组长均由县委、县政府的分管领导担任。三是从严要求、分步实施。我县出台了《关于开展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调处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必须确保实现“五个为零”的目标,即:进京去省访为零;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为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为零;重特大刑事案件为零。我们将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步实施。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7月23日——7月31日),实行了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片,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级领导包村屯,并且要求做到亲自指导,亲自部署,亲自处置,亲自落实,抓好县乡村三道防线;第二阶段为全面排查阶段(8月1日——8月5日),严格落实好三项制度,即:日报告制度(每日17:00前将情况报给县综治办),周调度制度(每周五全县分片调度),月汇报制度(月末向县四大班子领导汇报),完善信息工作,避免迟报、漏报、瞒报、不报的现象发生;第三阶段为调查处理阶段(8月6日——8月31日),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民事、行政、司法等手段,全力解决问题,做到稳控息访、消除隐患;第四阶段为严密防控阶段(9月1日——十七大结束),对重点人员和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双包双保”等措施,确保实现“五个为零”的目标。四是责任明确、进展迅速。8月5日,我县又召开了有县四大班子和乡镇、科局主要领导参加的排查情况汇报会,包乡镇的县四大班子领导、乡镇科局主要领导、基层村(社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