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章股票与评价.ppt

发布:2017-03-23约6.76千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股票與評價 本章重點: 普通股的特色 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 普通股價值的決定:理論模式 特殊的股利模式 普通股價值的決定:市場倍數還原模式 本章重點:(續) 市場效率 特別股 普通股的特色 普通股代表對公司的所有權. 有所有權才能控制公司. 股東選舉董事與監察人. 董事會推選管理團隊. 管理團隊的經營目標:讓股東持有的本公司股票價格極大化. 普通股股本 股東會決定普通股股本上限,授權董事會在上限之內增資. 已發行的股本減去庫藏股就是流通在外的股本.流通在外的股本常被用來計算每股稅後盈餘(EPS;Earnings per share; 也就是稅後淨利除以流通在外股數). 普通股流通在外的股本/10=流通在外股數. 普通股 台灣的普通股票面是每股10元. 除了零股或特定股票外,一般標準規格是每張股票面額是1000股.所以投資人購買股票常說“買進XX股票5張”,就是購買5000股. 普通股可能再分類.如為購併其它企業特地發行的普通股,例如美國GM購併某一公司,就發行GM-X,(X是代號,可能是A,B或E).或者像大陸的A,B股;A股是限國內民眾購買,B股則限外國人與華僑或持有外匯的國內民眾購買. 什麼是 classified stock? 美國常有所謂的創始人股這樣的classified stock,具投票權但限制股利分配. 新股則常稱為 “Class A” 股,不具投票權但可享完整的股利分配. 股票首次公開發行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公司股票在正式掛牌上市或上櫃前,常需先分散股權,公司可能首次對外公開發行股票,由外面的投資人來認購.稱為“股票首次公開發行”或IPO. 普通股價值的決定 普通股的價值該如何決定? 我們可以根據: 學術上的理論模式,或 證券市場上實務界常用的市場倍數還原模式來估計. 普通股價值的決定:理論模式 最常被引用的普通股價值理論模式是MM(Miller 及 Modigliani博士)在1961年提出的,包括四種模式: 1.淨現金流量折現模式 2.投資成長機會模式 3.股利折現模式 4.盈餘折現模式 1.淨現金流量折現模式 1.淨現金流量折現模式 1.淨現金流量折現模式 這個式子的意思是說,股票的價值是將公司未來每一年的淨現金流入或流出的淨值(即Rt-Ot)還原為現值再加總而得到所有股票的價值,即普通股股東權益的總市值;而普通股股東權益的總市值除以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數,可以得到每股股票價值。 2.投資成長機會模式 其中,V0指公司普通股股東權益的市值,E1表示最原始的投資每年產生的盈餘,It表示在第t期的投資金額,k*t為It計畫的報酬率,k為市場利率(資金成本)。 我門們假設1年後公司賺了錢(即E1)以後才開始再投資. 2.投資成長機會模式 這個模式是說,如果公司從成立開始,就只有一筆投資,也不打算再投資,每年獲利是固定的,每年盈餘(E1)也都全部以現金股利的方式發給股東,那麼公司股票價值就只值模式的第一項,即E1/k;也就是說,不積極追求成長的公司,它的價值是固定的,無法增值,除非k變動. 永續的盈餘的價值: E1/k 2.投資成長機會模式 如果公司從第1年底(即1年後)開始,每年以盈餘的一部份再繼續投資:I(t),而且盈餘轉投資的獲利率k*高於資金成本k,那麼公司的價值就會增加模式的第二項,即 2.投資成長機會模式 2.投資成長機會模式 第2年底投資:I2獲利率k*2,資金成本k,那麼公司的價值就會增加: 3.股利折現模式 其中,V0指公司普通股股東權益的市值,Dt為在第t期的現金股利,k為市場利率。 股利折現模式是最簡單、最容易暸解的一個股票評價模式。如果投資人事先可以知道公司未來每一年的現金股利,那麼將這些未來的現金股利還原為現值再加總起來,就可以得到公司的價值。 4.盈餘折現模式 其中,Et表示第t期的盈餘,It表示在第t期的投資金額,k為市場利率。 4.盈餘折現模式 這個模式的意思是說,將公司未來每一年所賺的盈餘減去當年的投資後的淨額還原為現值,再加總起來,就可以得到公司股票的價值。 其實在MM的世界裏,我們假設不對外舉債,所以投資一定要來自每年的盈餘,而且每一年的盈餘要不是分給股東,就是再繼續投資,所以 Et=Dt+It 在第3模式(股利折現模式),分子是Dt,現在只是將其透過上述等式轉成(Et-It)而已。 4.盈餘折現模式 所以,如果有人說,“公司股票的價值就是將公司未來每一年的盈餘折算成現值後加總而得”,這樣的敘述是對嗎? 錯!只有公司每年都將盈餘百分之百分配給股東時,這樣的敘述才是對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