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体育课堂充盈活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让小学体育课堂充盈活力 体育课是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教师依据体育课的这个特点,采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课堂,一方面要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学生,解放学生身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面,放开课堂不等于“放羊式”的教学,放开的课堂更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既要放得大胆适度,让体育课堂充盈活力,又要收得从容及时,体现体育课堂过程的规范性
一、依课而放,放而有据
新一轮的课堂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就决定了教师要改变死板、僵化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们在自由愉悦的课堂中学会体育技能,发展体育兴趣。因此,教师要依据不同的体育运动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掌握不同的运动时机,放开课堂,给学生们自由的空间,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身体
在小学跳绳教学中,教学器材比较简单,学生们对跳绳运动也不陌生。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基本的跳绳动作,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单人跳,双人跳,或者能够集体参与进行跳绳,锻炼下肢力量,强健学生身体,养成互相合作的习惯,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这节课的动作技术性并不强,因此,教师在简单讲解注意事项后,主要是学生的自主练习。这时候,教师可以放开课堂,让学生们随意地发挥,让他们在练习中自己揣摩动作要领和技巧,不要过多的干预,也不要过多的要求组织性和纪律性,而是在安全的基础上,让课堂快乐起来、跳跃起来。教师只需要配合学生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或者参与到学生当中,和学生共同练习
放开体育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好动、好玩的天性,但是放开课堂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了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有目、有计划的,不是随便的自由活动
二、依生而放,放而得法
如今学生的特点是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他们不希望老师完全掌控课堂,在课堂上他们不愿意听任老师的指挥,按照老师的要求被动的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希望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自己把握运动节奏。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运动形式,放开课堂,实现学生们的自我表现欲望,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
例如:小学六年级篮球运球、传球综合教学,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非常强烈,但是由于思想并没有成熟,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很容易被情绪影响,或者被老师影响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在自我情感的体验中学到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对于篮球运球、传球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并不感到陌生,如果还是从教师讲解、示范开始,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没有兴趣。此时,如果教师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打压,强制要求学生跟从老师的思路有板有眼的进行机械的练习,不但达不到教学效果,还有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而使课堂无法顺利进行。教师不妨放开手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们自由组织,可以进行运球游戏,或者进行简单的半场对抗比赛,让学生们在自主的运动中释放自己的运动激情
因此,在体育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放得科学,放得得当,并且在放开的课堂上发挥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达到阶段目标,调整教学重点,收得及时
课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意识,绝不是说学生就可以随心所欲,教师就可以袖手旁观,而是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的进程,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放开学生,学生自主参与的基础上,要掌握时间进展和分布,观察学生对老师布置的阶段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收回课堂,及时调整课堂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在小学三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中,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让学生把下肢和脚的各个关节活动开来,避免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个过程是教师组织、学生统一活动的过程。接下来,教师创造情境,让学生们自由模仿小青蛙跳跃找妈妈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跳跃的兴趣。这个过程课堂是放开的,学生们自由随意的游戏。在学生们游戏时,教师要掌握时间的进程,大概五分钟左右,学生们运动热情被激发出来,教师要吹哨召集队伍,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教师吹哨集合学生,要求学生快、静、齐。学生集合完毕,教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一摆二蹲三跳起,然后再放开课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由交流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这个过程还是放开的过程,学生们在放开的课堂环境中,掌握运动技巧,学习运动本领。当教师观察到学生运动兴趣减弱,并且基本掌握动作后,更要及时收回课堂,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这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