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而科技创新的实现主要依托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及能力等综合素质是实现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1科技文化竞赛的意义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竞赛这一平台,学生以作品为载体,锻炼了能力、展现了才智、体现了价值;学校以学生为特质,展示和检验人才培养的定位、特色与效果。 通过举办和参加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的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可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专业的联系和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促进校际交流,不断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专门舞台。 2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历史由来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是经教育部批准教高司函〔2006〕213号,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一项非营利性、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大型物流教学实践方面的国家级学科竞赛活动,是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联合财政部重点资助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 通过举办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有效地推动全国高等院校物流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发展,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大学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动物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为全国高校搭建广泛的物流教学改革及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向社会群众宣传普及物流知识的平台,更好地培养和发现物流人才。 该赛事2007年已被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工程项目教高函〔2007〕30号。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每两年举行一次,到目前成功举办三届,每届历时八个多月。 第一届安得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2006~2007全国共有22个省、市约1800多名专业课老师、22000多名学生参与了大赛活动;第二届邯运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2008~2009全国共有27个省、市约2800多名专业课老师、25000多名学生参与了大赛活动;第三届顺丰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2010~2011全国300多所高校4000多名教师指导38000多名学生参与了大赛活动。 大赛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企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网易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工商报》、《现代教育报》、《大学生周刊》、《中国财经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北京晚报》、《中华合作时报》、《教育与职业》、《竞报》、《午报》等网站、报刊、杂志均对大赛进行了报道。 3物流设计大赛产生的影响31对物流高等教育的影响物流业是朝气蓬勃、前程似锦的新兴产业,尤其是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物流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与成长,在2008~2009年全球爆发的经济危机中,物流业被我国列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物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物流行业需要大批素质优良、业务精通、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物流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物流教育教学中存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等情况。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的举行,极好的推动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动物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实现物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竞赛平台,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32对学生的锻炼和影响物流设计大赛能够充分锻炼学生们的意志力和耐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人生经历,激发了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训练了学生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教会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阶段思维方法;增强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转化意识和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对学业更加充满信心;提升了学生们的形象气质,更多的还让学生们在过程中学会了感恩,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