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伙伴选择研究.pptx

发布:2024-07-06约3.31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汇报人:2024-01-15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伙伴选择研究

目录引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概述伙伴选择影响因素分析伙伴选择策略与方法研究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结论与展望

01引言Part

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允许药品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对药品质量承担相应责任,这一制度有助于促进药品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在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伙伴对于确保药品质量、降低风险和实现商业化成功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伙伴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伙伴选择的重要性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伙伴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探讨了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选择标准和合作模式等,但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和深入研究。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伙伴选择方面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相关研究涉及伙伴选择的决策过程、评估标准、合作模式和管理策略等,为药品研发和商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发展趋势未来,随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深入实施和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伙伴选择将更加注重战略协同、资源整合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伙伴选择将更加精准、高效和智能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0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概述Part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定义指取得药品注册证书的企业或者药品研制机构等,即药品批准文号的所有权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职责负责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定义及职责

国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国际通行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允许药品研发机构、科研人员等作为药品注册申请人,提交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药品上市申请,申请人取得药品上市许可及药品批准文号的,可以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国内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明确申请人为能够承担相应责任的企业或者药品研制机构等,要求建立药品质量保证体系,对药品质量负主体责任。国内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比较

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实施现状自2015年起,我国开始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并在2019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中予以明确。目前,该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实施进展通过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激发了药物创新活力,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该制度也有助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实施效果

03伙伴选择影响因素分析Part

药品监管政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监管政策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伙伴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如审批流程、审批周期、技术标准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药品研发和创新保护至关重要,影响持有人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合作方式。医保政策医保政策对药品市场需求和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持有人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合作策略。政策法规因素

渠道分布药品销售渠道的分布和特点影响持有人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合作方式,如医院、药店、电商等渠道的分布和占比。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对药品的认知、购买行为和品牌偏好等影响持有人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和营销策略。市场需求药品市场需求状况对持有人伙伴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如市场规模、增长潜力、竞争格局等。市场环境因素

技术创新因素持有人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是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研发团队规模、研发经验、技术成果等。技术互补性持有人与潜在合作伙伴之间的技术互补性能够提升合作的价值和潜力,如双方在药物发现、临床试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互补性。创新平台具备先进技术创新平台的合作伙伴能够为持有人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研发和生产支持,如高端设备、先进技术、创新药物筛选平台等。研发能力

持有人的企业战略对伙伴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如企业的市场定位、发展目标、业务布局等。企业战略持有人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的合作伙伴,提升合作的成功率和价值。品牌影响力持有人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对伙伴选择产生影响,如企业的决策机制、项目管理流程、风险控制体系等。组织架构010203企业自身因素

04伙伴选择策略与方法研究Part

供应链协同选择具备与持有人供应链协同能力的潜在伙伴,确保药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顺畅进行。成本控制评估潜在伙伴的成本控制能力,选择能够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的伙伴。响应速度考虑潜在伙伴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以便在药品短缺或市场需求变化时迅速调整生产策略。基于供应链的伙伴选择策略030201

风险分散通过选择多个具备不同优势的潜在伙伴,实现风险分散,降低因单一伙伴出现问题时对持有人造成的影响。风险应对制定针对潜在伙伴可能出现风险的应对措施,例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应急计划等。风险评估对潜在伙伴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