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密度三侧向测井探管维修和保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密度三侧向测井探管维修和保养
摘 要:密度三侧向测井探管是TYSC系列数字测井仪中最具有代表性,使用价值最高,参数利用率最多的探管。只有保证此探管在测井中的工作正常,才能有效地解决一系列的地质问题。可见熟练掌握此探管的维修与保养技能,是地球物理测井工作中一项必需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密度三侧向测井探管;维修;保养
TYSC系列地球物理数字测井仪是目前应用于煤田、石油、冶金、工程和水文等勘探行业中,用以探测和解释地下复杂地质特征、技术性能最可靠并广泛应用的先进仪器系统。TYSC系列数字测井仪包括野外测井、数据采集和室内资料处理两部分。其中野外测井井下仪器有:声速、密度三侧向、井温井液电阻率、电测电极系四种探管。
密度三侧向测井探管(以下简称探管)是应用最广、参数利用率最高、技术要求最强的一根专用探管。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使用和维修、保养经验,对此探管的维修和保养进行简要总结,达到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提高专业技能之目的。
一、 概述
密度三侧向地球物理测井探管,是TYSC系列数字测井系统配置的一根专用井下仪器,同时也是煤田测井要求精度比较高、专业技术较强的必备仪器。一次下井可同时获得自然伽马(HG)、长源距散射伽马-伽马(LHGG)、短源距伽马-伽马(SHGG)、三侧向电压(D3CV0)、三侧向电流(D3CI0)和井径六组数据,是一根多参数的组合探管。为了消除泥浆的影响,采用机械推靠臂系统使测井中的探管紧贴井壁滑行。该探管判别岩性、划分地层能力强,可以确定岩石的体积密度、电阻率、孔隙度,了解钻孔井壁的完整性;对于煤层可以计算煤质的含碳量、灰分及水分。另外,该设备还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查、水文及冶金等地质勘查测井工作。
二、 该系列密度三侧向地球物理测井探管的技术指标如下
1、供电:DC200V,恒流40mA
2、密度测量范围:1.1-2.8±0.03g/cm2
3、长源距:0-32000cps,闪烁体:NaI(TI) Φ23×40mm,光电倍增管:GDB235,源距:350mm
4、短源距:0-32000cps,闪烁体:NaI(TI)Φ13×10mm,光电倍增管:GDB15,源距:200mm
5、自然伽马:0-4000API,闪烁体:NaI(TI)Φ30×80mm,光电倍增管:GDB235
6、电阻率:1-10000Ω?m;±5-15%;电导率:1-1000mΩ/m;±5-15%;电极系数:0.155m
7、井径:60-300±15mm
三、探管的组成
该探管由探管信号传输系统、电路板系统、探管的外部系统组成。
(一)探管信号传输系统
如前所述,该探管可同时获取六组测量信号,其中三侧向电压、三侧向电流和井径是模拟信号,这三组信号经数字传输板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与自然伽马、长源距和短源距信号一起串行分时,由缆3和缆4送至井上的地面接收系统,通过地面仪器对数字信号的采样、鉴别、排序,再将这些信号和电缆的深度信号一起按顺序送到采集计算机。最后通过采集软件的运行,完成对测井数据的现场实时采集。
(二)电路板
电路板是探管内部的核心部分,是由各种电子元器件通过完美组合,形成相对独立,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电路板。通过对井下测试目标物理性质的测量与接收,从而完成测井任务。整个探管共有9块相对独立的电路板组和而成,由上而下依次为:天然分压板,天然测量板,数字传输板,电源板,高压板,三侧向板,井径板,长源距和短源距板。其中长短源距的计数部分在天然测量板上,天然分压板为圆形,与探测器组装在一起。
(三)探管的外部系统
探管的外部总长2836mm;上部直径52mm;下部直径60mm;中心电极105mm;绝缘环为2×10mm。探管下部安装了长为50cm的由微电机控制推收的机械臂,完成探管紧贴井壁滑行测量,保证地层信号的有效接收;探管底部设有一方形卡槽,用来固定由铁钨合金材料制成,内装用100毫居里的铯-137作为放射源,采用定向放射结构的源室,完成放射性测井工作。探管与电缆采用TYSJ-4型电缆连接器连接,电缆外皮用做B电极。
四、探管的工作原理
三侧向测井利用中心电极和上下通过导线连接的屏蔽电极,测井时通过测得屏蔽电极与N电极之间的电位差D3CV0和通过电阻流入地层(地质体)的电流信号D3CI0经过探管电路传输到地面仪器,经过计算得到三侧向视电阻率值。密度测井是使用源强为100毫居里的铯源向地层发出伽马射线,经过地层散射吸收,部分伽马光子经过折射后被源距不同的两个伽马射线探测器接收,经光电倍增管放大、整形后计数,分时移位点传输板。利用双源距补偿密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