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ppt

发布:2018-05-15约2.47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输血是近代医学中堪与抗生素媲美的巨 大成就。回顾医学史,输血从经验到科学,从野蛮到文明,其漫长而艰难的探索历程,给人启迪良多。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很敬畏地看待血液,认为它是生命的源泉,并试图用血液来延年益寿或者是挽救生命。 有关人体输血的最早记载是15世纪初,罗马教皇英诺圣特病危,群医束手,有位叫卡鲁达斯的医生提出只有为教皇直接输入童男的热血才能挽救其生命。 他残忍地割开了3位10余岁男孩的血管,让鲜红的血液流入铜质的器皿内,将许多名贵的药草溶于血液中,用手工制造的粗大针头将血液注入教皇的血管中,教皇立即感到胸闷窒息而慢慢地死去。 进入17世纪,实验科学兴起,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相继有许多重大发现。在17世纪前人们认为血液是从肝脏源源不断产生,流布全身后消失。 此后因被输血的病人接二连三地死亡,法国议会、英国皇家学会相继禁止在人体作输血试验,随后罗马也禁止输血。输血从此中断了约一个半世纪之久。 直到19世纪初叶,英国生理学家及产科医生布伦道(Blundell)才开始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输血尝试。他发现因出血濒死的狗若及时输人另一只狗的血液即可获救,由此产生了将人的血液输给严重大出血的产妇以挽救其生命的设想。 他在进行了若干次狗间输血的试验之后,1824年先后给8位在分娩时大出血的产妇输入她们丈夫的血,其中有5人救治成功,首次推出了具有临床意义的人类同种输血,成为第一位人类同种输血的成功者。随后他又设计出一套输血用具(椅子、漏斗、注射器和管子等),开创了直接输血法。 除此之外,许多医生在大量的输血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的病人在接受输血后,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胸闷、呼吸紧迫和心脏衰竭等症状,甚至会死亡。也有的病人输血后,生命得救。 为什么有的人接受输血后可以得救,而有的人却发生致命的反应呢?为了揭开输血反应之谜,人们进行了种种探索和研究。 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首先揭开了谜底。这节课让我们共同了解输血与血型的奥秘。 要点概述 1、 血型的发现 2、同型输血 3、血量和输血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人类的血型。1930年,兰德斯坦纳获得诺贝尔奖。 血型的发现 这种现象虽然很多人都观察到过,但只有兰德斯坦纳做出了解释,红细胞上有两种特异的结构,在血清中有这种特异性结构的抗体-凝集素,如果它与红细胞上的特异结构相遇,就会产生凝集反应,给人输血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危险 。 同型输血 1930年,兰德斯坦纳获得诺贝尔奖。   所以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ABO血型系统是输血发展史上里程碑的进展,这使输血治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使之成为可能。 ABO血型系统 正常 凝集 种类:A型(最多),B型,O型,AB型(最少) 同型输血 输血的原则:同血型输血 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异型血。 在这种情况下,O型血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也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 A型 血清 B型 血清 无沉淀 有沉淀 无沉淀 无沉淀 无沉淀 有沉淀 有沉淀 有沉淀 1.输血的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 O A AB B B O B AB AB A B AB O AB O O A B AB O △注意: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你的体重是多少?如果按成年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2.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3.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1000mL,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 7%--8% 1200-1500毫升 血量和输血 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4.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 5.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6.将来等你长大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00-300毫升 无偿献血 提倡18—55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我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公民献血年龄为18-55 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6 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 ml。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 次,累计献血量30000 ml。 捐献血液,拯救生命   红十字会 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  中国香港 献血是爱·是勇气·是关怀  日本 您将为他们的崇高行为而认识他们  西班牙 一人为众人         瑞士 您能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